《百度架构师手把手教深度学习》学习心得

毕业季赶上疫情不能返校,刚好在公众号上看到百度推出了深度学习的公开课,于是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报了名。参加之后才发现这已经是第10次开课了,并且课程是基于百度自研的PaddlePaddle深度学习平台,课程放在Aistudio平台上,看来之前信息太闭塞了,错过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介绍一下PaddlePaddle深度学习平台,本人之前是坚定的PyTorch阵营,对TensorFlow也有一些了解,Paddle分静态图和动态图,个人感觉静态图采用的是类似TensorFlow的技术路线,但TensorFlow过分强调性能,对开发人员尤其是研发人员十分不友好,不方便进行调试,这对科研工作是极大的阻碍,这也是我之前坚定使用PyTorch的原因。这几年学术界明显更倾向于PyTorch,而且工业化部署可以有其他解决方案,例如将训练完的模型导出成中间模型,然后进行高性能的部署。百度估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又推出了动态图的解决方案,并且从Paddle的介绍中能看出,未来应该是主要发展动态图。这里的动态图和PyTorch的技术路线比较相像。这里并不讨论是否抄袭的问题,技术路线就这么多种,作为后来者选择的余地并不多,并且保持和其他成熟的解决方案一致也能有更好的用户体验,随着Paddle逐渐成熟,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独特的创新。

就我个人而言,当知道Paddle之后,如果将来我要进入人工智能相关行业,我肯定是支持Paddle的,我可不希望将来人工智能行业的基础设施又受制于美国公司。Paddle目前看来是中国人的唯一选择,国内暂时还没有其他竞争者。百度这几年在舆论方面表现并不好,但看到百度能潜下心来开发Paddle这样的深度学习平台,我个人重新建立了对百度的敬仰之情,希望百度能转型成功,拿到下个时代的入场券。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课程心得,在课程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Paddle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产品种类很多,版本迭代很快,因此学习的时候容易因为纷繁复杂的内容而迷失方向,这要求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课程虽然每周两节,但因为有课程作业,节奏还是很紧张的。但是当作业完成后,对Paddle的理解也能更深一步。课程作业基本都是基于Aistudio的,这对学习者而言是非常方便的学习平台,一方面Aistudio提供免费的GPU算力,另一方面Aistudio上有大量项目的baseline,方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总的来说这个系列的公开课是很好的学习机会,我会继续参加这个系列的课程并分享心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