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7班训营——Lesson1|现实的Bug和理想的班级

Lesson1|现实的Bug和理想的班级

第一节课的作业:

1:写下你母班的bug,这些bug为什么没有被修复?你有什么建议吗?

2:你觉得理想的社群是怎样的?请真实的采访3-5位(或以上)身边战友,他们在班级的体验是什么,结合你采访的收获写下将来你的班级定位是什么?(如五班班级定位是“为战友构建共同成长的环境”)


一、母班的bug,这些bug为什么没有被修复?你有什么建议吗?

1、班级活跃度不够。针对活跃度的问题我们在3月通过分组形式将班级原来的大群作业雨调整为分设兴趣组作业雨。

2、分设兴趣组导致的统计bug。分组固然提高了大家的活跃度以及点评的质量,但是因为各小组重复加入的人太多。无形中在统计上增加的组长以及值月生的工作量。目前的建议是重新调整分组,每个人只能加入一个兴趣组,3周或一个月后可申请调组。

3、活跃度下降。分组在整体3月份保持还不错,可4月份第一周却明显感觉到并没有根本上解决活跃度的问题。建议:设置固定的时间组织分享会,既吸引大家的关注,也不耽误平常各自的工作和注意力。

1

二、你觉得理想的社群是怎样的?(采访)

罗志宝:在学习方面增加现金流提供的一个渠道。——获得收入(个人成长)

李萌:呆着舒服,也愿意参与。——不排斥(感受)

张燕:分享,开阔眼界。——链接(个人成长)

冯志群:线上线下同步,打造真实场景——是真实存在的,会有很多线下的活动(感受)

蒋雪:让007er觉得自己在班级里有价值,希望班级中有家人的氛围——被需要,被认可(个人成长)

齐雨旋:成长。——能产生愿意参与的意愿(感受)

郑敏:安静中不慌不忙的成长。(感受)

杨聪玲:有挑战,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有动力才能激发成长(感受)

2

三、将来你的班级定位是什么?

今天一下午都在采访战友,而最终我的答案:为战友打造共同“链接”的平台。

刘小能学姐:《为战友打造共同链接的“写作”平台》

其实我觉得都实用。我们是基于写作的链接平台。

以下是采访的问题:

1、你在班级体验感是什么?开心?收获?成长?被强迫?焦虑?压力?

2、你希望班级除了交作业的时候平常保持缄默就好,还是希望做一些动作,比如邀请牛人分享好?

3、你觉得目前咱们班有没有什么bug?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举个例子:因为小组分班的事情,现在每个组加入的人群其实并不恒定,就是说每七个小组里面都会有大量的重复人,他可能加了两个,三个,四个,五个,甚至七个全部都加了这样的一个小组,那对于咱们负责人来说,就是小组长来说,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压力,因为你没办法去统计所有人的作业,这个时候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4、在你心里你理想中的社群是什么样的呢?

5、你希望79班能带给你什么?

6、如果希望是像家人一样的存在,那你希望在007,比如说在班级并未或者是营造气氛上,你希望会有什么样的动作,或者是有什么样的方法或者建议?



思:

通过以上的问题进行采访,收获巨大,很多战友拥有很多好的想法,而在我综合目前采访的8名战友的回答,最后发现“链接”是一个核心,或者说是大家加入的主要原因。

而我所说的链接:不仅仅是让班级战友去链接其他的牛人,还有我们班级内不包含我们自己的链接。怎么说呢?

现在007发展太迅速了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心里不免有一些焦急:“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比你差的人还没放弃,你还有什么借口不坚持下去。”可感觉自己成长的速度就像乌龟跑,明明拼了命的在跑却还是追不上兔子的速度。我们不妨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只要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其实只是因为有些时候或者说大部分时间我们有些好高骛远,这不是贬义词,是现状,是事实。我们常常只抬头看天却不管自己脚下的路以及自己前进的方向。

在我思考班级定位的时候,我想起了前几天看的007镁光灯美美的个人品牌的文章,其实班级定位很重要,但个人的定位同样十分重要!所以再跟战友沟通了解的过程中,我发现为战友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很重要,上台演示最佳的自己,让班级内战友通过你“个性”“另类”“独一无二”的定位,重新认识你,这样才能帮助战友更好的完成个人的成长和个人的迭代,从而实现整个班级的定位!

以上。


战友回复集锦节选

007er郑敏(关于小组的想法)

不好意思,我回复晚了。我的建议是,比如说每个组有一个分组清单,然后看跨组的人。对于这些跨组的人,可以定义这个跨组同事的负责组长。统计作业的话,因为我们提交作业是在不出局的公众号里会提交作业。如果一个组长管理可能20个人,他可以直接在公众号作业中心系统里面去查组员提交作业情况,这个系统好像可以看到具体每个组员提交的作业的时间。不建议多个组长共同负责一个跨组的战友

007er李萌

我觉得007主要还是以链接为主要,以写作为辅,很多人需要去链接人的话他会去参加线下活动,而不需要链接人的就会默默践行这7年,很多时候他们不在班里活跃,可能是比较在意自己的注意力,所以我觉得每个人有自己的需求,有自己的方式。我想好的社群就是让我们呆着舒服,也愿意参与的。

其实对于我们班这种分组,我虽然不排斥,但还是觉得分组交作业感觉失去了007作业雨的初衷,之所以叫作业雨,当时应该是想让大家感受像流星砸过来一样的感觉,现在分开交,加大了值月生和小组长的工作,也让作业雨的仪式感没有那么强烈了,或许后续会让大家没有积极性,不过分组后,确实对点评有很好的效果!如果保持分组,那肯定是需要小组长多点时间来做每次的统计,这个应该没有捷径。我想,我们不能因为不懂其他领域的东西,就不去了解它,我之前也经常听说为了点评别人的文章,需要去看很多资料,但这个也是我们学习的一种过程,我们都会不自觉的呆在舒适区里,这种方式是不是正好让我们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呢?

007er蒋雪

目前有体验到成长,但不大,主要是自己的节奏没平衡好。不过被别人认可有开心但也有焦虑。一般焦虑的是自己没做好。其次我们班群里不热闹,回复的多是值月生和组长。我认为潜水的分两种,一种是想改变的动力不够强;另一种就是特别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的主要精力都在他自己的正事上,不可能随时配合我们班的活动,他加入007写作只是一个机缘巧合,他只会给出百分之一到五的时间和精力。也许有的除了加了007,还加了其他社群,比如熊猫学院,混沌学院,币乎,可能他还自己开了知识星球,每天要做的事太多了,他就只有到点交作业的时间和精力了。

分享达人我很少听,因为007里的分享太多了如果分享的东西不是这个人那时侯正需要的,那他的兴趣不会大。

那个敦煌行我挺向往的,但会先考虑到工作时间问题。

像家人一样的相处,虽然相隔千里从未照面,却还能温暖他人心,想想自己生活中都不一定能处理好和亲近人的关系,但是觉得这个很难。

让007er觉得自己在班里有价值,我觉得成长是自己的事,自己有多主动,方向有多正确,方法有多科学,就有多块成长,007更多的是陪伴,让我们007er在集体里感受到更多的价值感、幸福感。

007er冯志群(线下活动更重要些)

虚拟社群很容易出现假象,就好像吸毒,最怕的就是进入了出不来,所以007的宗旨很好,工作生活第一,可是有好多人会陷入进虚拟的假象,假象的自己,假象的群体,假象的相互关心和鼓励,假象的积极向上,一旦回归现实,面对的就是他并不想面对的真实的自己。

意义的赋值,来源于个体,但是虚拟社群缺少对个体赋值的控制性,而我又是个闲操萝卜淡操心的人,恨不得每个人都是向好的,积极的,真实的,有意义的。

线下活动:有目标、宗旨、客户群体、达到的目的、最终要完成的目标以及最终的转化率。

007er罗志宝

我体验到的主要就是每七天强迫写一篇文章,然后在这种状态下成长。也强迫我 提高了自我思考能力。

还有一点的话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是在高中的时候,人无完人,只有把自己的错误,改正了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写作是一大难题,希望能有牛人可以分享一些写作的技巧、方法等,007很多大咖适当的分享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践行。

007er张燕

平时是闭门造车,然后有同学分享的时候是开阔不同的眼界啊,我们需要碰撞思想,可能有比较忙的,但是忙的可以选择略过,如果想上进的同学还是会喜欢分享,喜欢有新内容的。

007er张聪玲

有点不积极,希望班级群能给自己一点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刘小能学姐点评:

@慕容梵音 lesson1点评:https://www.jianshu.com/p/afef53bc2ae9?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你的作业思路非常清楚,从母班的bug,出现bug的原因,如何去解决都写得十分具体,特别是导图的制作,让整体脉络更加清晰。对于理想社群的看法,中把采访对象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经过思考、分类、加工,非常棒。应了那句话:数据只有经过处理才有价值啊,学习了。通过田野调查,得出班级定位结论:为战友打造共同“链接”的平台。论据充分!从你采访中对战友提的问题,看出了你在做社群管理过程中,一直保持用户思维,很难得。看了战友们采访的原文,反馈质量都很高,战友即用户,只有了解他真实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他们。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通过看你的调查内容,我总结的班级定位是《为战友打造共同链接的“写作”平台》,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007的初衷永远是“写作”,链接是应该额外价值。如果把社群看成产品,我觉得规则越简单越好,很多伟大的产品像苹果、微信,都是这样。我觉得007也应该是这样,在保证持续写作的基础上,不浪费过多注意力,给用户提供简单的服务,做让用户离不开的社群。总之,你的作业思路清楚,逻辑情绪,完成质量非常高,看完收获巨大。


非常感谢学姐的点评,学姐的认真让我看到了我更应该精进和努力的方向,谢谢学姐的认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4-07班训营——Lesson1|现实的Bug和理想的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