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注:简单地说,SQL 语言声明的是结果集的属性,计算机会根据 SQL 所声明的内容来从数据库中挑选出符合声明的数据,而不是像传统编程思维去指示计算机如何操作。) SELECT first_name, last_name FROM employees WHERE salary > 100000 上面的例子很容易理解,我们不关心这些雇员记录从哪里来,我们所需要的只是那些高薪者的数据(译者注: salary>100000 )。
我们从哪儿学习到这些?
如果 SQL 语言这么简单,那么是什么让人们“闻 SQL 色变”?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潜意识中的是按照命令式编程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的。就好像这样:“电脑,先执行这一步,再执行那一步,但是在那之前先检查一下是否满足条件 A 和条件 B ”。例如,用变量传参、使用循环语句、迭代、调用函数等等,都是这种命令式编程的思维惯式。
SELECT[DISTINCT] FROM WHERE GROUP BY HAVING UNION ORDER BY 为了方便理解,上面并没有把所有的 SQL 语法结构都列出来,但是已经足以说明 SQL 语句的语法顺序和其执行顺序完全不一样,就以上述语句为例,其执行顺序为: FROM WHERE GROUP BY HAVING SELECT DISTINCT UNION ORDER BY 关于 SQL 语句的执行顺序,有三个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
1、 FROM 才是 SQL 语句执行的第一步,并非 SELECT 。数据库在执行 SQL 语句的第一步是将数据从硬盘加载到数据缓冲区中,以便对这些数据进行操作。(译者注:原文为“The first thing that happens is loading data from the disk into memory, in order to operate on such data.”,但是并非如此,以 Oracle 等常用数据库为例,数据是从硬盘中抽取到数据缓冲区中进行操作。)
2、 SELECT 是在大部分语句执行了之后才执行的,严格的说是在 FROM 和 GROUP BY 之后执行的。理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你不能在 WHERE 中使用在 SELECT 中设定别名的字段作为判断条件的原因。 SELECT A.x + A.y AS z FROM A WHERE z = 10 -- z 在此处不可用,因为SELECT是最后执行的语句 如果你想重用别名z,你有两个选择。要么就重新写一遍 z 所代表的表达式: SELECT A.x + A.y AS z FROM A WHERE (A.x + A.y) = 10
…或者求助于衍生表、通用数据表达式或者视图,以避免别名重用。请看下文中的例子。
3、 无论在语法上还是在执行顺序上, UNION 总是排在在 ORDER BY 之前。很多人认为每个 UNION 段都能使用 ORDER BY 排序,但是根据 SQL 语言标准和各个数据库 SQL 的执行差异来看,这并不是真的。尽管某些数据库允许 SQL 语句对子查询(subqueries)或者派生表(derived tables)进行排序,但是这并不说明这个排序在 UNION 操作过后仍保持排序后的顺序。
这是一种最普通的 JOIN 操作,它包含两种连接方式: INNER JOIN(或者是 JOIN ) OUTER JOIN(包括: LEFT 、 RIGHT、 FULL OUTER JOIN) 用例子最容易说明其中区别:
-- This table reference contains authors and their books. -- There is one record for each book and its author. -- authors without books are NOT included author JOIN book ON author.id = book.author_id
-- This table reference contains authors and their books -- There is one record for each book and its author. -- ... OR there is an "empty" record for authors without books -- ("empty" meaning that all book columns are NULL) author LEFT OUTER JOIN book ON author.id = book.author_id SEMI JOIN
这种连接关系在 SQL 中有两种表现方式:使用 IN,或者使用 EXISTS。“ SEMI ”在拉丁文中是“半”的意思。这种连接方式是只连接目标表的一部分。这是什么意思呢?再想一下上面关于作者和书名的连接。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情况:我们不需要作者 / 书名这样的组合,只是需要那些在书名表中的书的作者信息。那我们就能这么写: -- Using IN FROM author WHERE author.id IN (SELECT book.author_id FROM book)
-- Using EXISTS FROM author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book WHERE book.author_id = author.id) 尽管没有严格的规定说明你何时应该使用 IN ,何时应该使用 EXISTS ,但是这些事情你还是应该知道的:
IN比 EXISTS 的可读性更好 EXISTS 比IN 的表达性更好(更适合复杂的语句) 二者之间性能没有差异(但对于某些数据库来说性能差异会非常大) 因为使用 INNER JOIN 也能得到书名表中书所对应的作者信息,所以很多初学者机会认为可以通过 DISTINCT 进行去重,然后将 SEMI JOIN 语句写成这样: -- Find only those authors who also have books SELECT DISTINCT first_name, last_name FROM author JOIN book ON author.id = book.author_id 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写法,原因如下:
这个连接过程就是两个连接的表的乘积:即将第一张表的每一条数据分别对应第二张表的每条数据。我们之前见过,这就是逗号在 FROM 语句中的用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少有地方能用到 CROSS JOIN,但是一旦用上了,你就可以用这样的 SQL语句表达: -- Combine every author with every book author CROSS JOIN book DIVISION
说白了,所谓的派生表就是在括号之中的子查询: -- A derived table FROM (SELECT * FROM author)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时候我们可以给派生表定义一个相关名(即我们所说的别名)。 -- A derived table with an alias FROM (SELECT * FROM author) a 派生表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 SQL 逻辑而产生的问题。举例来说:如果你想重用一个用 SELECT 和 WHERE 语句查询出的结果,这样写就可以(以 Oracle 为例): -- Get authors' first and last names, and their age in days SELECT first_name, last_name, age FROM ( SELECT first_name, last_name, current_date - date_of_birth age FROM author ) -- If the age is greater than 10000 days WHERE age > 10000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有些数据库,以及 SQL : 1990 标准中,派生表被归为下一级——通用表语句( common table experssion)。这就允许你在一个 SELECT 语句中对派生表多次重用。上面的例子就(几乎)等价于下面的语句: WITH a AS ( SELECT first_name, last_name, current_date - date_of_birth age FROM author ) SELECT * FROM a WHERE age > 10000
让我们再回想一下之前的 FROM 语句: FROM a, b 现在,我们将 GROUP BY 应用到上面的语句中: GROUP BY A.x, A.y, B.z 上面语句的结果就是产生出了一个包含三个字段的新的表的引用。我们来仔细理解一下这句话:当你应用 GROUP BY 的时候, SELECT 后没有使用聚合函数的列,都要出现在 GROUP BY 后面。(译者注:原文大意为“当你是用 GROUP BY 的时候,你能够对其进行下一级逻辑操作的列会减少,包括在 SELECT 中的列”)。
需要注意的是:其他字段能够使用聚合函数: SELECT A.x, A.y, SUM(A.z) FROM A GROUP BY A.x, A.y 还有一点值得留意的是: MySQL 并不坚持这个标准,这的确是令人很困惑的地方。(译者注:这并不是说 MySQL 没有 GROUP BY 的功能)但是不要被 MySQL 所迷惑。 GROUP BY 改变了对表引用的方式。你可以像这样既在 SELECT 中引用某一字段,也在 GROUP BY 中对其进行分组
一些更复杂的规则多到足够写出另一篇文章了。比如:为何你不能在一个没有 GROUP BY 的 SELECT 语句中同时使用普通函数和聚合函数?(上面的第 4 条)
原因如下:
凭直觉,这种做法从逻辑上就讲不通。
如果直觉不能够说服你,那么语法肯定能。 SQL : 1999 标准引入了 GROUPING SETS,SQL: 2003 标准引入了 group sets : GROUP BY()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的语句中出现了聚合函数,而且并没有明确的 GROUP BY 语句,这时一个不明确的、空的 GROUPING SET 就会被应用到这段 SQL 中。因此,原始的逻辑顺序的规则就被打破了,映射(即 SELECT )关系首先会影响到逻辑关系,其次就是语法关系。(译者注:这段话原文就比较艰涩,可以简单理解如下:在既有聚合函数又有普通函数的 SQL 语句中,如果没有 GROUP BY 进行分组,SQL 语句默认视整张表为一个分组,当聚合函数对某一字段进行聚合统计的时候,引用的表中的每一条 record 就失去了意义,全部的数据都聚合为一个统计值,你此时对每一条 record 使用其它函数是没有意义的)。
想要学习好 SQL 语言,就要在使用 SELECT 语句之前弄懂其他的语句,虽然 SELECT 是语法结构中的第一个关键词,但它应该是我们最后一个掌握的。 集合运算( DISTINCT 和 UNION ) 排序运算( ORDER BY,OFFSET…FETCH) 集合运算( set operation):
集合运算主要操作在于集合上,事实上指的就是对表的一种操作。从概念上来说,他们很好理解:DISTINCT 在映射之后对数据进行去重 UNION 将两个子查询拼接起来并去重 UNION ALL 将两个子查询拼接起来但不去重 EXCEPT 将第二个字查询中的结果从第一个子查询中去掉 INTERSECT 保留两个子查询中都有的结果并去重 排序运算( ordering operation):
排序运算跟逻辑关系无关。这是一个 SQL 特有的功能。排序运算不仅在 SQL 语句的最后,而且在 SQL 语句运行的过程中也是最后执行的。使用 ORDER BY 和 OFFSET…FETCH 是保证数据能够按照顺序排列的最有效的方式。其他所有的排序方式都有一定随机性,尽管它们得到的排序结果是可重现的。
OFFSET…SET是一个没有统一确定语法的语句,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 MySQL 和 PostgreSQL 的 LIMIT…OFFSET、SQL Server 和 Sybase 的 TOP…START AT 等。具体关于 OFFSET..FETCH 的不同语法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bin/bash
address="192.168.150.128:6666,192.168.150.128:6666"
hosts=(${address//,/ })
sfile="staticts.log"
for hostitem in ${hosts[@]}
do
ipport=(${hostitem
提高代码质量的插件1. FindBugsFindBugs可以帮你找到Java代码中的bug,它使用Lesser GNU Public License的自由软件许可。2. CheckstyleCheckstyle插件可以集成到Eclipse IDE中去,能确保Java代码遵循标准代码样式。3. ECLemmaECLemma是一款拥有Eclipse Public License许可的免费工具,它提供了
一、对分组的记录取前N条记录:例如:取每组的前3条最大的记录 1.用子查询: SELECT * FROM tableName a WHERE 3> (SELECT COUNT(*) FROM tableName b WHERE b.id=a.id AND b.cnt>a. cnt) ORDER BY a.id,a.account DE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套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计算机专家设计出HTTP,使HTTP客户(如Web浏览器)能够从HTTP服务器(Web服务器)请求信息和服务,HTTP目前协议的版本是1.1.HTTP是一种无状态的协议,无状态是指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不需要建立持久的连接,这意味着当一个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然后We
感谢http://www.w3school.com.cn提供的资料
HTML 文档中的每个成分都是一个节点。
节点
根据 DOM,HTML 文档中的每个成分都是一个节点。
DOM 是这样规定的:
整个文档是一个文档节点
每个 HTML 标签是一个元素节点
包含在 HTML 元素中的文本是文本节点
每一个 HTML 属性是一个属性节点
注释属于注释节点
Node 层次
var formData = new FormData($("#inputFileForm")[0]);
$.ajax({
type:'post',
url:webRoot+"/electronicContractUrl/webapp/uploadfile",
data:formData,
async: false,
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