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JOB的功能是定时执行存储过程。
最近在做项目才接触到JOB,发现JOB很好,可以不用人工去操作而定时在DB端执行PL/SQL代码。
一、设置初始化参数 job_queue_processes
alter system set job_queue_processes=n;(n>0)
job_queue_processes最大值为1000
job_queue_processes设置为0,表示全部停止oracle的job。
查看job queue 后台进程:
select name,description from v$bgprocess;
二、dbms_job package 用法介绍
查看dbms_job包含以下子过程:
Broken()过程。
change()过程。
Interval()过程。
Isubmit()过程。
Next_Date()过程。
Remove()过程。
Run()过程。
Submit()过程。
User_Export()过程。
What()过程。
但是我们只能看到dbms_job包的定义,看不见包体,所以只要了解功能和参数就可以使用JOB.
1、Broken()过程
用来更新一个已提交的工作的状态,典型地是用来把一个已破工作标记为未破工作。
这个过程有三个参数:job 、broken与next_date。
PROCEDURE Broken (job IN binary_integer,
Broken IN boolean,
next_date IN date :=SYSDATE)
job参数是工作号,它在问题中唯一标识工作。
broken参数指示此工作是否将标记为破——TRUE说明此工作将标记为破,而FLASE说明此工作将标记为未破。
next_date参数指示在什么时候此工作将再次运行。此参数缺省值为当前日期和时间。
job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未能成功之行,oracle将重试16次后,还未能成功执行,将被标记为broken重新启动状态为broken的job,有如下两种方式;
a、利用dbms_job.run()立即执行该job
begin
dbms_job.run(:jobno) 该jobno为submit过程提交时返回的job number
end;
b、利用dbms_job.broken()重新将broken标记为false
begin
dbms_job.broken (:job,false,next_date)
end;
2、Change()过程
用来改变指定工作的设置。
这个过程有四个参数:job、what 、next_date与interval。
PROCEDURE Change (job IN binary_integer,
What IN varchar2,
next_date IN date,
interval IN varchar2)
此job参数是一个整数值,它唯一标识此工作。
What参数是由此工作运行的一块PL/SQL代码块。
next_date参数指示何时此工作将被执行。
interval参数指示一个工作重执行的频度。
3、Interval()过程
用来显式地设置重执行一个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数。这个过程有两个参数:job与interval。
PROCEDURE Interval (job IN binary_integer,
Interval IN varchar2)
job参数标识一个特定的工作。interval参数指示一个工作重执行的频度。
4、ISubmit()过程
用来用特定的工作号提交一个工作。这个过程有五个参数:job、what、next_date、interval与no_parse。
PROCEDURE ISubmit (job IN binary_ineger,
What IN varchar2,
next_date IN date,
interval IN varchar2,
no_parse IN booean:=FALSE)
这个过程与Submit()过程的唯一区别在于此job参数作为IN型参数传递且包括一个由开发者提供的工作号。如果提供的工作号已被使用,将产生一个错误。
5、Next_Date()过程
用来显式地设定一个工作的执行时间。这个过程接收两个参数:job与next_date。
PROCEDURE Next_Date(job IN binary_ineger,
next_date IN date) bitscn.com
job标识一个已存在的工作。next_date参数指示了此工作应被执行的日期与时间。
6、Remove()过程
用来删除一个已计划运行的工作。这个过程接收一个参数:
PROCEDURE Remove(job IN binary_ineger);
job参数唯一地标识一个工作。这个参数的值是由为此工作调用Submit()过程返回的job参数的值。已正在运行的工作不能由调用过程序删除。
7、Run()过程
用来立即执行一个指定的工作。这个过程只接收一个参数:
PROCEDURE Run(job IN binary_ineger)
job参数标识将被立即执行的工作。
8、使用Submit()过程,工作被正常地计划好。
这个过程有五个参数:job、what、next_date、interval与no_parse。
PROCEDURE Submit ( job OUT binary_ineger,
What IN varchar2,
next_date IN date,
interval IN varchar2,
no_parse IN booean:=FALSE)
job参数是由Submit()过程返回的binary_ineger。这个值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工作。
what参数是将被执行的PL/SQL代码块。
next_date参数指识何时将运行这个工作。
interval参数何时这个工作将被重执行。
no_parse参数指示此工作在提交时或执行时是否应进行语法分析——TRUE指示此PL/SQL代码在它第一次执行时应进行语法分析,而FALSE指示本PL/SQL代码应立即进行语法分析。
9、User_Export()过程
返回一个命令,此命令用来安排一个存在的工作以便此工作能重新提交。
此程序有两个参数:job与my_call。
PROCEDURE User_Export(job IN binary_ineger,
my_call IN OUT varchar2)
job参数标识一个安排了的工作。my_call参数包含在它的当前状态重新提交此工作所需要的正文。
10、What()过程应许在工作执行时重新设置此正在运行的命令。这个过程接收两个参数:job与what。
PROCEDURE What (job IN binary_ineger,
What IN OUT varchar2)
job参数标识一个存在的工作。what参数指示将被执行的新的PL/SQL代码。
三、查看相关job信息
1、相关视图
select * from dba_jobs
select * from all_jobs
select * from user_jobs
select * from dba_jobs_running 包含正在运行job相关信息
JOB QUEUE LOCK相关信息
SELECT SID, TYPE, ID1, ID2
FROM V$LOCK
WHERE TYPE = 'JQ';
四、实际应用
按照JOB的开发、启用、失效方式,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独立开发一个FROM画面来管理自己创建的所有job,方便管理.
4.1 用一张表来存储JOB信息。
主要字段可有如下:
'功能序號';
'JOB序号' 对应jobID ,用户可以自己定义
'功能名称' JOB名称,自己定义
'调用功能' 对应job_what,根据自己的后台内容填写
'维护人员' 用户ID
'表达式';
‘修改日期';
'排程时间';
'周期单位' Once:一次 Years:一年 Months :月 Days :日 Hours:時 Minutes:分';
'周期';
'JOB当前状态'
4.2 实现方式
主要通过按钮使用以下两个过程实现失效启用等功能。
DBMS_JOB.REMOVE();
DBMS_JOB.ISUBMIT(); --job_id 使用JOB序号
4.3 KILL JOB 的方法
a.确定正在执行的JOB,及其spid、serial#
select a.spid,a.serial# from v$process a ,v$session b where a.addr=b.paddr and b.sid in (select sid from dba_jobs_running);
b.执行KILL
ALTER SYSTEM SET job_queue_processes = 0;
dbms_job.remove(job);
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sid,serial#';
ALTER SYSTEM SET job_queue_processes = original_value; --恢复job_queue_processes的原始值
KILL 的效果要多尝试。
相关参考:http://blog.csdn.net/waferleo/article/details/3403598
http://blog.csdn.net/dogwoods/article/details/201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