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

参考文章:https://www.navicat.com.cn/manual/online_manual/cn/navicat/win_manual/#/main_window_0

mysq数据库管理工具navicat基本使用方法  :

https://www.cnblogs.com/neuedu/p/5876874.html

第一步查看Mysql本地服务有没有开启,右击计算机打开管理【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张图片

打开Navicat软件,新建连接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2张图片

填写相关信息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3张图片

连接成功后打开链接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4张图片

下面开始操作

1.创建数据库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5张图片

创建数据库的sql语句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6张图片

刷新一下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7张图片

2.创建表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8张图片

刷新看一下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9张图片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0张图片

3.手动插入数据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1张图片

 

点击这里刷新: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2张图片

4.查看表中的数据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3张图片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4张图片

5.更新表中的数据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5张图片

刷新后更新完成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6张图片

6.删除数据

刷新查看: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7张图片

7.表连接查询

下面新建两张有关联的表 student 和teacher表

创建表的时候顺便去了解一下什么是主键什么是外键

参考文章:https://www.cnblogs.com/PyLearn/p/7624768.html

主键是能确定一条记录的唯一标识:

比如,一条记录包括身份正号,姓名,年龄。身份证号是唯一能确定你这个人的,其他都可能有重复,所以,身份证号是主键。

外键用于与另一张表的关联:

是能确定另一张表记录的字段,用于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比如,A表中的一个字段,是B表的主键,那他就可以是A表的外键。

 

 

操作步骤:通过sql语句的方式

点击新建查询出来的界面中输入以下代码:

create table student
(sid int primary key, 
sname char(8),
sage int,
sex char(2),
tid char(4)
);

create table teacher  
(tid char(4) primary key,  /*--设置cno为主键*/
tname char(8)
);

为了方便快捷利用软件直接添加数据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8张图片

student表: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19张图片

teacher表: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20张图片

现在我们想知道学生对应的老师的名字是谁: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21张图片

执行成功。

或者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22张图片

上面图中的sql语句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表连接,能够看出就是最基本的select、from、where组合,

上图中的sql首先去看括号中的语句,也就是    select tid from student where name='***'    

这条语句能够查询出名字为**的学生的tid ,我们能在表中找出值为2,那么剩余的也就是括号外的sql语句就变成了   select name from teacher where id=2;  这样,教师的名字就得到了。

8.其他重要sql语句

select count(*) from test    查询test表中共有多少条数据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23张图片

select count(*) from test where age=21   查询test表中age为21的数据一共有多少条,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24张图片

select count(*) from test where age>21   查询test表中age大于21的数据一共有多少条,数据库中的int类型支持大于小于等比较。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25张图片

select count(*) from test where age>21 and  age<30  查询test表中age大于21并且小于30的数据一共有多少条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26张图片

select * from test order by id desc 按id降序排序

【navicat】学习navicat的使用_第27张图片

还有一种查询是查询从第几条到第几条,也就是分页查询, 不同的数据库sql语句不同,mysql数据库用的是limit语句,oracle用rownum语句。

还有很多查询方式,但都是select、from、where···这些基础的组合。

在数据库中自己会有一些运算的函数,比如求和的add函数等,还能自定义函数,函数就比较难了,不再这基础篇写了。

sql语句知识很多,这里只是总结了最基础的一点点东西,其他的知识也有从这些基础知识中演化出来的,多加练习,会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不同的数据库的sql是会有不同,但是一个数据库的sql会了,其他数据库的sql也就会了,所以在刚学sql时,没必要特意挑选数据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