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市面上端的形态多种多样,特别是移动端,例如Android、iOS、以及各个平台的小程序等各种端大行其道,当业务要求同时在不同的端都要求有所表现的时候,针对不同的端去编写多套代码的成本显然非常高,这时候只编写一套代码就能够适配到多端的能力就显得极为需要。
Taro、chameleon、WePY、mpvue
Taro使用的是Reart,鉴于技术选型,我没学过Reart相较于uni-app社区帖子人数相差较大,Taro仅有不到两千的帖子,uni-app是Taro的几倍之多。
Chameleon,滴滴开发,没有社区,只有交流群。
还有一些外国的框架,大多只能是Android和iOS的跨端(毕竟外国没有小程序),所以也不给予考虑。
参考资料:https://blog.csdn.net/z4909801/article/details/88943851
DCloud.io,数字天堂(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Dcloud是W3C成员及HTML5中国产业联盟发起单位。致力于推进HTML5发展,构建HTML5生态。
uni-app支持Android、iOS、H5、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百度小程序、头条小程序、QQ小程序八平台的跨端开发,做到一套代码,多端发布。
DCloud公司拥有370万开发者用户,旗下uni-app有5万+案例、900款插件(6月份时我看的时候是700)、50+微信/qq群,支持微信小程序的所有组件,如图4-1。
uni-app使用vue.js开发,学习成本低,学习过vue.js就可以直接投入开发。编译工具简洁快速,内置git。不需要配置其他的环境。
框架社区或者交流群中提出问题,会有管理员进行解答。提交的bug也会很迅速的解决(我注意到几个都是一般两个星期左右就解决了)。
uni-app使用HBuilderX(以下用HBX代替)进行开发,HBX对于vue语法等支持可以说是比较完备了。HBX轻巧快速,代码提示方面也做得不错,个人挺喜欢。
uni-app属于国内团队所开发,许多接口和方法注释等都是中文,这对国内的开发者异常友好,这也是吸引了很多国内开发者使用的原因,这也使得和一些框架开发者交流起来也异常方便。
uni-app拓展能力强,封装了H5+,支持nvue(其实也就是基于Weex),也支持原生Android,ios开发。可以将原有的移动应用和H5应用改成uni-app应用,如果以上的东西你都有接触过,那我觉得你很适合。
前景不错,坐拥百万开发者,拥有大量的成功案例,被阿里小程序工具设为内置。
uni-app于2018-07-24正式发布,至今才历经一年多的时间,是一款非常年轻的产品。新也代表着有问题,毕竟市面上手机机型如此多,各个手机商的加工系统如此多,适配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坑肯定会有不少。
作为一个发行时间非常短的技术,风险是肯定存在的,毕竟市面上技术千千万,脱颖而出的不少,但是石沉大海的却是更多。毕竟uni-app刚刚问世,虽然看起来发展不错,但谁也不知道它会不会随时倒下,这其中的风险却是要考虑在内的事情。
总得来说,我还是比较建议使用,鉴于风险和坑多,最好是可以有一些小的,开发量没那么大的项目开始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