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概述

1.Java语言特点8个:
简单性
面向对象
可移植性(跨平台)
分布式
多线程
动态性
健壮性
安全性
2.什么是跨平台性?
通过Java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在不同的系统平台上都可以运行。
3.原理是什么?
只要在需要运行java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上,
先安装一个Java虚拟机(JVM Java Virtual Machine)即可。
由JVM来负责Java程序在该系统中的运行。
4.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ava运行环境)
包括Java虚拟机(JVM Java Virtual Machine)和Java程序所需的核心类库等,如果想要运行一个开发好的Java程序,计算机中只需要安装JRE即可。
5.JDK(Java Development Kit Java开发工具包)
JDK是提供给Java开发人员使用的,其中包含了java的开发工具,也包括了JRE。所以安装了JDK,就不用在单独安装JRE了。
其中的开发工具:编译工具(javac.exe) 执行工具(java.exe) 打包工具(jar.exe)等
简单而言:使用JDK开发完成的java程序,交给JRE去运行。(jvm保证跨平台)

6.配置Java开发环境

path:去哪里找编译或运行等工具(必须设置)

JAVA_HOME:JDK的安装目录

classpath:去哪里找需要运行的class文件
通过javac命令验证常见问题:“javac不是内部或者外部命令”,原因是path配置错误避免C:\WINDOWS\system32出现所有名字以java开头的文件,有,删之;

注:jdk不要安装在带中文的路径下,最好也是不包含空格字符的英文路径;
7.单行注释 格式: //
注释文字
多行注释 格式: /* 注释文字 */

文档注释 格式:/** 注释文字 */
8.关键字概述
被Java语言赋予特定含义的单词关键字特点
组成关键字的字母全部小写关键字注意事项:
goto和const作为保留字存在,目前并不使用
类似Notepad++这样的高级记事本,针对关键字有特殊的颜色标记,非常直观
9.用于定义数据类型的关键字
class interface byte short int
long float double char boolean
void
用于定义数据类型值的关键字
true false null
用于定义流程控制的关键字
if else switch case default
while do for break continue
return
用于定义访问权限修饰符的关键字
private protected public
用于定义类,函数,变量修饰符的关键字
abstract final static synchronized
用于定义类与类之间关系的关键字
extends implements
用于定义建立实例及引用实例,判断实例的关键字
new this super instanceof
用于异常处理的关键字
try catch finally throw throws
用于包的关键字
package import
其他修饰符关键字
native strictfp transient volatile assert

10.标识符概述
就是给类,接口,方法,变量等起名字时使用的字符序列

组成规则
:英文大小写字母
数字字符
$和_

注意事项:
不能以数字开头
不能是Java中的关键字
区分大小写.

11.字符串常量 用双引号括起来的内容

整数常量 所有整数
12,23

小数常量 所有小数
12.34,56.78

字符常量 用单引号括起来的内容
‘a’,’A’,’0’

布尔常量 较为特有,只有true和false

空常量 null(数组部分讲解)
12.变量概述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在某个范围内其值可以发生改变的量

理解:如同数学中的未知数变量定义格式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初始化值;

注意:格式是固定的,记住格式,以不变应万变

作用范围:定义开始到定义它的代码块结束;注意:同一范围内,不允许多个个局部变量命名冲突

定义开始到定义它的代码块结束

13.局部变量:不是声明在类体括号里面的变量;

局部变量使用前必须初始化值;

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初始化值;局部变量的作用域是从定义开始到定义它的代码块结束;

成员变量:在方法体外,类体内声明的变量,又称字段(Field)或全局变量;

成员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类中;

数据类型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和引用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型: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浮点类型;float double;字符型char;布尔型:boolean。
引用数据类型包括类,枚举,接口,注解,数组

15.序号 数据类型 大小/位(B) 数据范围
1 byte 8 [-128,127]
2 short 16 [-215,215-1]
3 int 32 [-231,231-1]
4 long 64 [-263,263-1]
5 char 16 [0,216-1]
6 float 32 [-3.4E38(-3.41038),3.4E38(-1.71030];
7 double 64 [-1.7E308(-1.710308),1.7E308(-1.710308];
8 boolean 1 true / false
16.+是一个运算符, 我们应该能够看懂,做数据的加法。

boolean类型不能转换为其他的数据类型默认转换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byte,short,char相互之间不转换,他们参与运算首先转换为int类型

强制转换
目标类型 变量名=(目标类型)(被转换的数据);

17面试题
byte b1=3,b2=4,b;
b=b1+b2;
b=3+4;
哪句是编译失败的呢?为什么呢?
第二句:

在编译期 并不知道 b3 和b4的值时 3 和 4 在运算时都是 先转为 整型 int
假设 b3 的值 127 b4的值 为 127 编译期通过编译
则运行结果会超出 byte所能承受的范围

18.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区别
定义的位置:全局变量定义在方法的外部 类的内部
初始值:局部变量使用前 必须赋初值 对于全局变量 可以设置 也可以不设置
默认值:局部变量没有 默认值 全局变量有默认值(基本类型 引用类型 null)
生命周期:局部变量 随着方法的 消亡而消亡 全局变量 是随着 类对象 消亡而消亡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