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

一、前言

本文使用 VirtualBox + Linux +交叉编译工具 进行开发

二.所需工具

1.VirtualBox
下载地址: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

2.Lubuntu 镜像(乐鑫官方自制)
下载地址:http://downloads.espressif.com/FB/ESP8266_GCC.zip

3.ESP FLASH TOOL 烧录工具
下载地址:http://wiki.ai-thinker.com/esp_download

4.ESP8266_RTOS_SDK v2.1
下载地址:https://github.com/espressif/ESP8266_RTOS_SDK

三、环境搭建

Ⅰ.安装相应软件

Ⅱ.导入Lubuntu虚拟机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张图片
导入成功后如图: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2张图片

Ⅲ.共享目录

1.在Windows下新建共享目录后,将路径复制到虚拟机中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3张图片

2.在Lubuntu中挂载共享目录

在虚拟机中打开终端,并执行
./mount.sh
输入默认密码后即可完成挂载
(在每次打开虚拟机时都需要重新挂载)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4张图片

sudo mount -t vboxsf share /mnt/Share
注意:windows下的共享文件夹名称必须为share,不是的话则需要修改mount.sh的内容

挂载成功如图: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5张图片

至此已经完成环境搭建

四、编译程序

1.将SDK下的exampls目录下的任一例程复制到上一级目录下,并将其重命名为app
(未来新的项目只要在SDK内复制创建即可)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6张图片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7张图片
2.在windows下将修改后的SDK包复制进共享目录下

3.在Lubuntu下进入app目录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8张图片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9张图片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0张图片

parent_dir:=$(abspath $(shell pwd)/$(lastword $(MAKEFILE_LIST)))
parent_dir:=$(shell dirname $(parent_dir))
parent_dir:=$(shell dirname $(parent_dir))
	
SDK_PATH= $(parent_dir)
BIN_PATH=$(SDK_PATH)/bin

4.直接运行gen_misc.sh进行编译
./gen_misc.sh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1张图片
依次按下 Y 1 2 3 4 完成编译(为了配置编译模式)
完成效果如图: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2张图片

至此完成编译

五、烧录程序

Ⅰ.打开烧录工具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3张图片

Ⅱ.选择ESP8266 DownloadTool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4张图片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5张图片

Ⅲ.配置烧录文件

其中不支持云端升级烧写文件及路径如下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6张图片
支持云端升级烧写文件及路径如下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7张图片
二者区别在于
FOTA多了一个启动文件boot.bin,用于指定哪个系统程序作为启动程序,而另一个则作为云端升级程序的存放点,以供启动文件切换,从而达到云端升级的目的

二者Flash布局如下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8张图片
烧写文件路径如下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19张图片

Ⅳ. 根据自己的ESP8266选择烧录方式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20张图片

Ⅴ.最后将ESP8266接入电脑,选择相应串口,波特率选择越大越好,不影响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21张图片

烧录成功后如下
ESP8266二次入坑笔记(2) RTOS2.1 环境搭建及编译烧录_第22张图片

至此烧录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ESP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