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安装必要的库(nginx 中gzip(解压包需要)模块需要 zlib 库,rewrite(正则表达式相关)模块需要 pcre 库,ssl 功能需要openssl库)。选定/usr/local为安装目录,以下具体版本号根据实际改变。
我已经在Windows环境下将所有的工具下载好了,直接上传至usr/local/文件夹下面。所以我是可以忽略前两部,直接解压的。
nginx工具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z0dAfRQ3OWuTox4e9pCCQ 密码: 552q
2.$ wget ftp://ftp.csx.cam.ac.uk/pub/software/programming/pcre/pcre-8.36.tar.gz (现在这个网址好像不行了,请在我上面提供的百度网盘下载之后,直接上传至服务器)
备注:wget命令用来从指定的URL下载文件。
3.$ tar -zxvf pcre-8.36.tar.gz
备注:x : 从 tar 包中把文件提取出来;z : 表示 tar 包是被 gzip 压缩过的,所以解压时需要用 gunzip 解压
v : 显示详细信息;f xxx.tar.gz : 指定被处理的文件是 xxx.tar.gz
5.$ ./configure(如果我们输入这个命令之后,报错的话,需要安装一个c++的安装包)
备注: ./configure的意思是执行当前目录下面的configure文件
./configure 报错:configure: error: You need a C++ compiler for C++ support.
解决办法 : yum install -y gcc gcc-c++
备注:yum install 全部安装的命令,yum提供了查找、安装、删除某一个、一组甚至全部软件包的命令。
安装完成之后再次的输入 ./configure
$ make
备注:make,就是编译,大多数的源代码包都经过这一步进行编译
$ make install备注:make insatll,这命令是进行安装(当然还有些软件需要先运行 make check 或 make test 来进行一些测试),这一步需要你有 root 权限(因为要向系统写入文件)
我们还是直接进行解压
$ cd /usr/local/$ tar -zxvf zlib-1.2.8.tar.gz
$ cd zlib-1.2.8$ make
$ make install
$ tar -zxvf openssl-1.0.1j.tar.gz
$ cd openssl-1.0.1j
$ ./config
$ make (这个时间比较长需要耐心等待一会。。。)$ make install
上面的步骤和安装zlib库差不多,就不在此截图了。
$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ginx
备注:
源码的安装一般由3个步骤组成:配置(configure)、编译(make)、安装(make install)。
Configure是一个可执行脚本,其中--prefix选项是配置安装的路径,如果不配置该选项,安装后可执行文件默认放在/usr /local/bin,库文件默认放在/usr/local/lib,配置文件默认放在/usr/local/etc,其它的资源文件放在/usr /local/share,比较凌乱。
如果配置--prefix,如:./configure --prefix=/usr/local/test,可以把所有资源文件放在/usr/local/test的路径中,不会杂乱。
用了—prefix选项的另一个好处是卸载软件或移植软件。当某个安装的软件不再需要时,只须简单的删除该安装目录,就可以把软件卸载得干干净净;移植软件只需拷贝整个目录到另外一个机器即可(相同的操作系统)。
当然要卸载程序,也可以在原来的make目录下用一次make uninstall,但前提是make文件指定过uninstall。
启动nginx:# /usr/local/nginx/sbin/nginx
安装常见错误:
Nginx启动提示找不到libpcre.so.1解决方法
如果是32位系统
[root@lee ~]# ln -s /usr/local/lib/libpcre.so.1 /lib
备注:ln -s(软连接),相当于创建快捷方式。
如果是64位系统打开浏览器访问此机器的 IP,如果浏览器出现 Welcome to nginx! 则表示 Nginx 已经安装并运行成功。
查看错误日志:tail logs/error.log
查看正确日志:tail logs/access.log
重启:$ /usr/local/nginx/sbin/nginx 启动命令
重启:$ /usr/local/nginx/sbin/nginx -s reload测试配置文件是否正常:$ /usr/local/nginx/sbin/nginx -t
强制关闭:$ pkill nginxtar -zxvf keepalived-1.2.18.tar.gz
yum install -y openssl openssl-devel(需要安装一个软件包)
cd keepalived-1.2.18/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keepalived
make && make install
因为没有使用keepalived的默认安装路径(默认路径:/usr/local),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做一些修改工作:
首先创建文件夹,将keepalived配置文件进行复制:mkdir /etc/keepalived
cp /usr/local/keepalived/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 /etc/keepalived/ln -s /usr/local/keepalived/sbin/keepalived /sbin/
备注:ln的链接分软链接和硬链接两种:
1、软链接就是:“ln –s 源文件 目标文件”,只会在选定的位置上生成一个文件的镜像,不会占用磁盘空间,类似与windows的快捷方式。
2、硬链接ln源文件目标文件,没有参数-s, 会在选定的位置上生成一个和源文件大小相同的文件,无论是软链接还是硬链接,文件都保持同步变化
可以设置开机启动:chkconfig keepalived on,到此我们安装完毕!
关闭:service keepalived stop
}
1.首先将修改的文件覆盖/etc/keepalived下面的文件
2.修改网段,本机ip和虚拟ip
查看网段
修改 vim /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
3.启动nginx演示效果
(二)从Keepalived的nginx配置Backup上面的步骤和配置主keepalived一样
配置文件中的划红线的部分都是需要修改的,virtual_router_id必须保证不同,virtual_ipaddress 必须保证相同。(五)nginx_check.sh脚本授权。赋予可执行权限:chmod +x /etc/keepalived/nginx_check.sh
当我们每次开机的时候,按照正常来说的话,启动keepalived之后,就会帮我们启动nginx但是,没有帮我们启动nginx,我们手动启动脚本,发现没有权限,这就是nginx没有启动的原因
(六)启动2台机器的nginx之后。我们启动两台机器的keepalived可以进行测试,首先看一下俩台机器的ip a 命令下都会出现一个虚拟ip,我们可以停掉 一个机器的keepalived,然后测试,命令:servicekeepalived stop。结果发现当前停掉的机器已经不可用,keepalived会自动切换到另一台机器上。
(七)我们可以测试在nginx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实现切换,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把nginx的配置文件进行修改,让其变得不可用,然后强杀掉nginx进程即可,发现也会实现自动切换服务器节点。6、服务分布式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