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读研的意义何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605636/answer/81070744
知乎:读研三年与工作三年的人有哪些差距?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907973
知乎:作为研究生,你有什么想要告诉想读研的人?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447117/answer/68502670
博客:科研的难与易 https://www.cnblogs.com/gaopursuit/p/13322642.html
通过阅读以上四个材料,我在即将进入学校读研之前有这样一些思考:
(1)我为什么要读研?
就像前面文章里谈到的一样,这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每个人也有自己不同的答案,至于我为什么要读研,答案其实很简单: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关于我的答案为什么会是这个,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找出原因:
第一,习惯使然。因为从进入幼儿园开始直到现在,我都是一个学生,我习惯了学习,所以当给我一个找工作和继续学习的两条路让我选择的时候,我习惯性地优先选择了读研 ;
第二,恐惧使然。人生有无数的岔路口,而唯独几个岔路口至关重要,当我站在进入社会和继续进修这条岔路口时,我选择了我更熟悉的继续学习道路,面对未知的找工作这条路,我的恐惧压倒了我,我从未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在社会上正式地工作过,所以面对未知,我选择暂时绕路走;
第三,从众使然。从小身边的人都灌输给自己一种学历越高越好的思想,也是奔着拥有更高学历的优越感,所以选择了读研;
第四,好学使然。前面三点都是大环境迫使我选择了读研这条路,而其实真正驱使自己真正想要读研的,是骨子里的好学。从小到大我就是一个好学的学生,好学不只是课堂上的知识,凡是世间之奥妙,皆是我心之所向,所以我喜欢学习,这也是我最想给出的我想读研的答案: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终身成长。
(2)我为什么读上了研?
说完我为什么要读研,还得谈一谈我为什么读上了研?说起我的读研之路,可谓也是跋山涉水,首先我不是一个功利的人,或者说我不是一个懂得规划的人,即使我大一的时候就有想过将来要读研,但是我并没有像身边的同学那样去研究怎么样能保研,读研需要具备一些什么东西,怎么样才可以读研?我是一个相对佛系并且热爱生活的人,在大学四年里,我的理念就是认真过好每一天,船到桥头自然直。说真的我对未来其实并不恐惧,刚才第一个问题的第二个答案只是我在读了开头四个文章之后觉得文章之中说的对的一些共鸣,觉得我内心深处可能有这个恐惧的原因在里头。然而实际上现在来分析大学时候我的心态,我不害怕不够读研资格而去找工作,我也不害怕未来的种种未知,因为害怕并没有用,因为战胜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微笑着面对它,所以没什么是可惧怕的。
抱着这种乐观且佛系的心态,我在大学四年里凭借自己的好学认真学习着每一门课,也凭借着自己的自由思想错过了几节课,迟到了几次,没来得及认真完成作业了几次,甚至挂了科;参加了各式各样的社团,但都是抱着体验生活的态度所以并没有升任任何主席团;因为热爱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所以在大学里参加了各类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工作,不是为了志愿工时和补贴,也不是为了社会实践学分,单纯因为喜欢体验;因为喜欢体育运动,我把大学里所有的体育课基本都蹭了一遍,甚至有一次还不小心蹭成了课代表;因为比较懒去问到底我需要修学哪个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实体班和虚拟班专业,我在大学时身处两个班),比较懒计算专业毕业时所需要修的学分,我把两个专业所有的课程都修了,其实大部分课程都一样,也就最后专业选修和毕业实习这两块加起来相差了20个学分左右的课程(主要比较心疼这2000块钱,哈哈~_~),所以就是因为这种性格,在大三时候我没有像身边同学一样为了保研而刷分,但是老天眷顾,我仍然获得了一个保研机会,可是一切有为法,终归是梦幻泡影,因为六级没过保研机会被眼睁睁看着溜走了,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保研还需要六级成绩,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因为自己不上心所造成的遗憾,老天真是先给了我一颗棒棒糖,然后又给了我一个耳光~
在刚才那段时间里,其实我也在复习考研,目标是厦门大学,原因很简单,就和我来海大读大学时一样,那时候是因为妈妈和姐姐在山东,而这时读研选择厦大为目标是因为我姐姐和我姐夫在厦门,我就是那么随性,没有太多的功利上的想法,当然我觉得这样的确有时候会造成很大的麻烦,毕竟人生短暂,还是需要谨慎(但是我现在还是很佛系,可能这就是我吧,把当前过好就是我的理念了吧)。再然后,在考研复习的这个阶段里就遭遇了刚刚说的六级没过不能保研的滑铁卢事件,但是也突然之间发现了还有竞赛保研、行政保研、支教保研这样的门路。大学里没怎么参加过竞赛,所以竞赛保研pass;不是党员,行政保研pass(这里也是因为自己不上心佛系入党造成至今连积极分子都不是,但是现在依然觉得自己的思想水平还达不到入党的标准,可是现在真的发现了我党的先进之处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支教保研?咦,好像有搞头。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去找了团委老师,结果团委老师说这个通知早就发了怎么现在才来,我晕,当时我们并没有收到这个通知(现在想想当时如果我再晚两天去找团委老师可能连试一试的机会都没有了)。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我火急火燎地补齐了各种材料,顺丰空运都用上了,把材料在支教保研资格考核之前顺利提交,之后就是紧张连续的考核,每考一门,我就觉得没戏一次,可是没想到的是,老天关了一扇门又给开了一扇窗,在经过笔试和面试选拔之后,我破天荒地被选上了,和我一起被选上的都是校学生会的主席,各院学生会主席这样的一把手,当时我就想,果然认真过好每一天,船到桥头真的就直了。
就这样,我搭着保研的末班车,顺利地读上了研~ 佛系如我,厦门大学俺也不去了,虽然也不一定能考上,哈哈~
而现在的我,正在支教地西藏,在出差调研的路上写下这些感想和故事~
(3)将来我会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吗?
说实话,如果可以让我选择的话,我肯定会选择从事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岗位的话分两大块吧:高校计算机专业老师和企业计算机相关岗位,具体岗位不挑,但是最好不要是重复性太多的工作,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体验,喜欢新鲜事物,所以不喜欢重复性太多的工作,原因的话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
首先,我本身就喜欢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选专业时就是排除了所有不喜欢的专业,就只剩下喜欢的计算机了,当然还有不能选择的更喜欢的体育和音乐专业,这些就不算在内了,毕竟正常学科里面最喜欢的就是计算机,所以这是将来要从事计算机行业的首选原因。
其实,计算机行业一直以来还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就业率高,就业工资可观,就业岗位口碑较好,当然去大厂的话那更是面子十足,这些我也列为将来会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原因,毕竟谁也不会从事一个没有市场的工作吧,但是这些表面和虚荣的东西并不是我追求的。
最后,当前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所以当然是希望通过从事计算机行业来做出一些顺应时代的贡献甚至是突破,能为人类和社会造福那肯定是求之不得的愿望,当然这些都是理想化的东西了,最终还得看个人能力,最不济就是踏踏实实敲代码,我相信那些普普通通的代码肯定也会发挥它为社会做贡献的些许价值,这也足够了。
(4)我觉得自己距离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技能上还有哪些差距?
这个问题的答案真的非常的宽泛,因为自己在科研方面基本上可以说是小白中的小白,所以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差距也太多了,我就从我能想到的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吧~
第一,知识水平。这是致命的差距,距离一名合格的科研人员,我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第二,思维水平。这也是非常大的差距,在还任何东西都没学的情况下,想要拥有一个合格的科研人员的思维水平,那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意志水平。记得老师常说搞科研搞学术要耐得住寂寞,挺得住,所以针对我这种比较贪玩兴趣比较广泛的同学,意志水平也是差距大的一个方面。
(5)针对BAT名企求职、考公、考博、出国等不同的选择,我给自己接下来一年的规划是什么?
首先,就像我之前说的读大学和读研一样的情况,我是比较佛系和乐观的,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对自己人生没有什么规划,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但是也像我说的认真过好每一天,船到桥头自然就直了,我也还记得第一次和师母吃饭时候师母说的那句话:顺势而为。就是每一个人都会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将来也会在相应的岗位上工作和生活,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顺势而为,我相信未来定会一片光明。
其次,针对以上四种选择,其实我都可以预见和接受,每一种结果我也都向往,但是作为现在准研一的学生,我真的也还没想好到底要做什么选择,只能说当我去学校上学时,踏踏实实上课看论文和科研,边做边想这些选择可能还比较现实,毕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这四种选择到底孰优孰劣,因为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他当时也只选择了其中一种道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虽然现在我还没有明确的选择目标,但是我希望我在重要选择节点时能有自己最合适的答案。
(6)我希望能够学到怎样的技能及知识?
关于现在想学到的技能和知识,当然是日后科研中能用到的技能和知识最好不过,虽然我也想广泛涉猎计算机相关知识,但是如果能有的放矢的学习,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所以对于这一块,我觉得只要是将来能用到的知识,我都非常乐意去学习~ 回到开头: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希望三年后我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