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人们时常把中国与硅谷相提并论,有的人认为中国与硅谷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人则认为中国与硅谷已经不相上下,甚至已经超越硅谷。
而中国创投领域必读书目《硅谷百年史》的作者皮埃罗·斯加鲁菲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硅谷是绝对不可能被复制的,中国尚“落后硅谷20年”。
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问:硅谷是否无法被复制?
答:当然了。你可以学习硅谷的经验,但所有尝试复制硅谷的努力都失败了。从法国、俄罗斯,到中国,每个国家都说有自己的硅谷。
中国就有很多所谓的“硅谷”。然而,中国恰恰是一个证明硅谷无法复制的好例子。硅谷开始于自由、“无政府”的疯子,在中国他们可能早就被关起来了。相比之下,我觉得深圳和硅谷最相似。
深圳的科技行业开始于从事“山寨”的“罪犯”,这和硅谷是一样的。硅谷的第一家重要公司仙童半导体公司,是由离开“晶体管之父”威廉·肖克利的实验室的几位年轻人创办的。肖克利非常愤怒,一直称他们为“叛徒”。
史蒂夫·乔布斯发明的灵感也是来自别处。我最喜欢的例子是拉里·埃里森,他利用原本为CIA做的一个项目创办了甲骨文公司。硅谷充斥着这些不同寻常的故事。
深圳也是同样,而且重要的是,他们在“山寨”的同时,会思考“我怎么把它变个样子”,从而做出原创的东西。可能99%这样的尝试最终失败,但那成功的1%造就了硅谷。
中关村离权力中心太近了,创业与创新存在太多“自上而下”的元素,实际上是硅谷的“反义词”。硅谷是自发的,某一天美国政府才突然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杭州阿里巴巴一家独大,硅谷的起点则是一批非常小的公司。
问:一直到去年,人们提到中国与硅谷,还主要在讨论二者的差距。然而,从2016年起,逐渐有观点认为中国许多方面已与硅谷不相上下,甚至超越硅谷。你怎么看?
答:中国落后硅谷20年。对比的时候要明确。比如微信,有多少美国人或者欧洲人在用呢?很少。中国与硅谷还有很大差距,重要的是想明白这个差距在哪儿。
中国人口多市场大,只讨论数字的话,中国肯定有些方面是超越美国的。然而最应该关注的是,下一个大事件将发生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上,中国还在看硅谷做参考。美国人看中国大多是试图了解“怎样利用中国来做下一个大事件”而已。
中国许多公司现在仍抱着一种旁观其变的态度,甚至有些年轻人也如此,这让问题更加严重了。如果你去见硅谷的风投,说“我有个主意,没有人这样干过”,硅谷的风投会认真听。
在中国,你要说,“我有个主意,已经有人这样做过了,我能做得好一点”。这样说有些夸张,但20年的差距就在这儿。
另外一个差距在品牌建立与推广。全球最有价值品牌中,排在最前面的几家硅谷占了好几席,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可能日本韩国也有几席,但极少见中国。中国公司往往只关注中国市场,并且多有“自卑感”,明明有实力,却依旧在海外市场“害羞”。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苹果、谷歌,如果苹果做出了VR头盔,全世界都会讨论。如果华为做出来了,多少人知道呢?品牌价值有时无关品质优劣。中国公司不善于推广自己。
问:2000年前后,美国互联网泡沫爆炸,中国这一轮互联网大潮中也有一些现象,不少公司发展到非常大的体量却仍迟迟不盈利。你怎么看?
答:这正是在走美国泡沫吹起的老路,这是个严重警告,祝这些公司好运。公司目前不盈利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公司的想法或科技远超时代,市场需要时间来接受。许多开始不盈利的公司,后来改变了世界。
二,公司一文不值,只是幸运地遇到没脑子的有钱投资人。
如果投资人刚好有点名气,那么其他投资人也会蜂拥而上,从来高高捧起了估值。要想想看究竟是哪个原因。
问:互联网的出现是个大事件,无数后续的发明都基于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你认为什么会是下一个“互联网”?
答:我个人认为,3D打印和合成生物学有潜力改变世界,创造出全新的工作和行业,带来今天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变化。
任何人都可以在家打印出物品,人人都是制造工厂,这会是场革命。想象一下这将对生产这些的工厂和售卖这些的商店带来什么影响吧,尤其制造业目前仍是许多国家的经济支柱,因此许多大公司害怕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的发展现在看似乎还是一条水平线,我不知道变革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但30年后一定跟现在大不相同。
我们正处在VR泡沫中,我不认为VR的影响有想象的那么大。VR/AR的应用目前多集中在娱乐,可能也将改变媒体行业,它们真能改变你的生活吗?它们也许带来了新的游戏、新的生产力工具,或许新的媒体,但依旧在旧的行业,工作也是旧的。
人工智能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常识,因此不能被信任。人们已经花了几十年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我们的方法用错了。现在所有的重点都在深度学习,但深度学习不能获取常识。深度学习只是收集许许多多数据,基本做的是统计的工作。
一直以来,对于人工智能远大前景的说法多见于媒体,科学家其实并未有太多许诺。人工智能会是人类的好帮手,但能代替人类吗?很遗憾,不。
如果你20世纪70年代问我这个问题,我可能会说是互联网,但我不知道它将怎样改变世界。今天也是同样,我无法想象它们究竟可以怎样改变我们的一切。
END
文章阅读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查看文章!
《海尔张瑞敏: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制造业》
《盘点 | 硅谷观察:未来投资与科技的十大风口》
本文摘编自FT网,如侵删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本文来自公众号“工业风向标”阅读原文:http://mp.weixin.qq.com/s?timestamp=1478215652&src=3&ver=1&signature=sPBaIKnd2dOYDsh-btweJLvUEShuJC5Rk*3sx3W76kTX5ec0XTbRP4ilduwstLLwYH*H2uAoy-52XcPuUdRGr2hyEWTaKAvl2LrLwCUSlb5d6bkd1Kcl3B-hWFNXZQR2bc9iTwAlKQ0zJXS*W-njmLXgHVrYQeFcF991kwfiM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