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专栏》·笔记侠(Notesman)
文 | 颜艳春
责任编辑 |马畅
专栏策划|牟小姝
第4984篇深度好文:14524字 | 45 分钟阅读
一鲸落,万物生。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带来了“人生钱”和“钱生钱”的古典资本主义时代,而数字文明正在带来“云生钱”的计算资本主义时代。
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等纷纷进入“万亿美金俱乐部”,我们不禁猜想: 人类历史上第一家价值10万亿美金的公司,将诞生于哪里?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它长什么样?
在一个独角兽成长营中,我曾问过大家一个问题:价值1亿、10亿、100亿、1000亿、1万亿、10万亿美金的公司,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我们讨论激烈,也很有想象力,这 其实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而我相信最好的答案是由未来10年后企业家们创造出来的。
一、消费宇宙膨胀模型:
三维价值罗盘
为什么特斯拉的市值超出了世界最大汽车公司丰田1000多亿美金?全球最大消费品牌雀巢能从4000多亿冲破1万亿美金吗?同样是搜索起家,百度的市值为什么长期徘徊在500亿美金左右?在未来5年,中国什么时候能诞生万亿美金的公司?这家市值万亿美金的公司会是老牌的数字经济体阿里或腾讯,还是新锐的字节跳动?有的公司做产品,有的公司做品牌,有的公司做基础设施,有的公司做平台,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今天地球上还没有出现市值10万亿美金的公司,第一个价值10万亿美金的公司长什么样?它将诞生在哪里?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是现存的某个公司吗?创始人是现在的哪位老板,或者说他至今还没有开始创业?
为了能回答这些问题,我建立了一个消费宇宙的膨胀模型:这是一个三维价值罗盘,中心是人类,实际上,人类的消费宇宙从人类第一个集市诞生那一刻起,就一直沿着时间线、空间线和马斯洛需求线这三个维度开始膨胀;
一家公司,每突破一层约束,其价值就增长10倍。越不受时间线约束、空间线约束和马斯洛需求线(下文简称“马线”)约束的公司,才越有希望跨越各种鸿沟与边界,成为更有价值的公司。
我扫描了各个时期全球市值最高的100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正在印证这个“三不约束模型”。
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的增长,从年初到现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AI企业在过去半年业绩和市值剧增,ZOOM、特斯拉、奈飞、亚马逊、拼多多、小米等公司甚至出现了50%以上的增长。
未来的数字经济体,都可以用“三维价值罗盘”来定义,未来可能出现一个无限战争,它不受时间线、空间线和马线的约束。
二、如何摆脱万有引力,
从低价值轨道飞向高价值轨道?
但如何突破这三大约束?新技术大爆炸后的世界,如何突破时间局、空间局和需求局的控制?
想突破,你就需要摆脱在低价值轨道上的万有引力,你的大脑也许现在想明白了未来,但可能也没用,因为你还没有迈开腿,你的身体还陷落在迷雾中,你的一切行动还凝结在习惯的油块里,你还忙着在旧世界里缝缝补补。
企业家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拉了一辈子的车,忘情于战术的精益求精,以至于忘记抬头看天,车轮从圆轮变成了方轮子,再也拉不动了,甚至最后遭遇泰坦尼克的冰山,和曾经的荣耀一起沉没在黑暗的海底。
最重要的是,要从“低价值轨道”飞向“高价值轨道”,企业家们需要建立6个新的认知。
1.终局是建立“数字移民共和国”
“数字新大陆”正在崛起。
数字新大陆的世界观极其宏大,每一个app、每一个小程序,都是一个“数字移民共和国”,都是一个小世界。
无论是实体经济体还是电商经济体,未来的终局命运都是数字移民共和国。 这个新共和国的GDP=人口留存率ARPU( 笔记侠注:每用户平均收入值 )。
人类消费者身处“SoLoMoMe”四个象限(Social社交,Local本地,Mobile移动,Me个性化),这是一张最难拼的消费者拼图,地球上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拼成这张消费者拼图。
如何收割SoLoMoMe数字移民的人口红利?它的新世界观、新经济制度和新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新零售2.0的本质就是要从1.0时代的“经营货”到2.0时代的“经营人”:
全渠道是经营货,只经营了消费者的空间,只有一个维度,每一个渠道,其实处处是敌人;全场景是经营人,经营了消费者三个维度(全天候的时间线,全渠道的空间线和全体验的马线),每一个场景和下一个场景连接起来,处处是朋友。
2019年5月初在西雅图,我有幸拜访了亚马逊总部,最令我内心震撼的,是贝佐斯制定的亚马逊使命:成为地球上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
亚马逊最值钱的生意,除了平台和AWS云服务(笔记侠注:亚马逊云服务)之外,还有Prime会员服务。截至2020年3月份,亚马逊付费Prime会员数量增加至1.18亿,打破历史记录。
在美国,拥有亚马逊Prime会员的消费者需每月支付12.99美元,或者每年支付119美元即可享受多种产品加急运输服务和很多特权。从整个GMV收入贡献来看,Prime会员ARPU值人均1300美元,而非会员人均只有700美金。2019年仅Prime会员费及相关服务收入总计192亿美元。
所以,今天我们看可口可乐,作为一家快销品公司,是以经营货为主的公司.可口可乐曾有一届的CEO,他就要求所有的高管,把消费者胃里面的液体消费者占有率计算一下,最后发现他们的可乐品类太低了,所以他们做了很多品类的扩张,ARPU值本身还是没有得到特别好的一个增长。
数字经济体的GMV(笔记侠注:电商网站成交总额),就是数字共和国的GDP,靠机器赚钱的公司会产生更高的GDP。如果能够摆脱时空和需求的限制,就可以拓展更宽阔的疆土。
Costco是一家会员制零售企业,也是一个数字移民共和国,ARPU值接近1500美金,GMV接近1500亿美金。Costco建立了一个门票型业务,净利润=会员费=31亿美元
巴菲特为什么会重仓苹果?
2019年5月份,我和全球各地4万多名“巴粉”相聚在奥马哈体育场,参加巴菲特股东大会。在黑压压的人群中,89岁的老人巴菲特先生和95岁的老人芒格先生,热情睿智地回答了现场股东们的50多个问题,近六个小时。
我坐在4万多人的体育场里面沉思:巴菲特老人家这50多年的成功投资逻辑到底是什么?巴菲特曾发誓说:“我们不会投资高科技公司,它们特别容易昙花一现,况且我不懂高科技公司,不是我的能力圈能懂的东西。”但他为什么后来投资了苹果、亚马逊这些高科技公司?
在巴菲特他们2000多亿美金的资产组合里,可以说有1500多亿都有不错的收益,而且未来会做得更好。所以研究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会发现其具有历史的一致性,即在不确定性中追求长期的确定性——
巴菲特最喜欢“早上醒来太阳一定会升起”这种长期确定性的业务,那些有可重复收入(recurring)的业务线。
无论是可乐还是糖果,也无论是铁路还是苹果亚马逊,在我看来,它们都属于具有长期确定性的“太阳型业务”,属于“正弦波型”的业务,都是非常具有确定性的一种业务。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当时巴菲特为什么青睐苹果公司。据说,有一天,巴菲特好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孙女,于是就请孙女一起吃麦当劳。
用餐时,巴菲特好想和孙女多聊聊天,但孙女总是有一句没一句地回应他,巴菲特发现,孙女80%的时间都在手机上敲来敲去,不知道跟谁在lnstagram、snapchat或Facebook上聊天。
看着孙女一会儿把手机拿起,一会儿又放下,巴菲特第一次意识到,年轻人每天可能有好几个小时都沉浸在手机里面。
突然一道光,击中了巴菲特,他下意识地感觉到,苹果是一家消费品公司——它最大的消费品就是App,消费者花大量的时间用来消费App。从此,巴菲特不再把苹果看成是一家硬件和软件公司。
今天,App是占据年轻人时间最多的消费品,乔布斯创造了世界最大的App商店,数百万程序员免费为这个商店进行开发,免费为乔布斯打工,即使现在他已逝世。
如果把苹果看成一个数字移民共和国的话,其人口已经超过8亿人;5G时代里,我认为 下一个10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15亿。
在这个App经济体里面,其ARPU值还不到70美金,仍有很大增长空间。从净利润的角度,苹果在全球手机产业链中拿走了90%,秒杀others阵营,特别是google阵营里面的三星、华为、OPPO、VIVO、传音、小木。虽然这些对手的总体量足够大,但是它们还在经营手机,赚的是一次性的交易差价的毛利,尚未拿到经营人的红利。
苹果CEO库克最近宣布,他将在服务App这一产品线方面,加速业务矩阵的布局,从刚需产品的iCloud云服务、App、新闻市场,再到美好消费品,这样,ARPU值就一定会进入一个步步高的楼梯效应。
2019年4月初,Apple Music的付费订阅用户已经超过了5600万,整个第二季度,Apple Music服务生态的订阅用户达到3.9亿。那么,服务这样一个业务就已经成为苹果的一个新的、长期确定性的、盈利增长的催化剂。
“我们在苹果的胜利,可能弥补了错过谷歌的损失。”芒格说。
3.共和国的使命:建立国家级别的基础设施
数字共和国的使命,就是要成为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
AI是第三次生产力革命的主角,区块链则深入数字新大陆的灵魂。
如果说AI是继蒸汽机、电气之后的第三次生产力的革命,那么,区块链带来的币权制度将是继股权、期权后的第三次生产关系革命。
如果说云计算是前面两场革命的数字基础设施、是新根据地,那么,大数据则是点燃这两大革命的火把、是继土地之后的新生产资料、是数字经济体的新燃料、是新经济的血液,大数据将成为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云计算是继传统“铁公机”、电网之后的第三次基础设施的革命,是数字经济体未来最主要的一个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1.0是传统的铁公基,2.0是电网,3.0是云基础设施。当下市场上最有价值的前4家公司(亚马逊、微软、苹果和谷歌)是全球云计算服务的领导者。
微软因为云,而打了一个大大的翻身仗,在过去3年市值增加两三倍,坐上全球第二的位置。中国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也做得很好,是亚洲第一,包括华为云、腾讯云都开始出现非常大的改变。
——这是整个世界由“ABCD”带来的四场最大革命。
中国现在还没有一家消费品企业超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雀巢,因为可口可乐它们已经建立了全球深度分销的基础设施。
美团价值超过1万亿港币,建立了中心化的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基础设施,他们拥有中国最大的即时配送网络,覆盖全国2800个城市及4.2亿用户,连接360万+商家,拥有270万+骑手,日活跃骑手60万+。
如果说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建立了中心化的电商基础设施,那么Shopify(笔记侠注:成立于加拿大的一站式SaaS模式电商服务平台)就建立了一个相反的“去中心化”的电商基础设施,去年的GMV突破了611亿美金。
5年涨了40倍,100多万美金的中小品牌在亚马逊平台上走到了增长的天花板,所以Shopify要建立自己独立的网站,成为电商路由器,赋能这些零售商的品牌,介入社会化的物流基础设施、金融支付基础设施和数千家电商应用软件公司。
2020年第一季度之后,Shopify推出了首款移动购物应用程序“Shop”,包含Shop Pay、Arrive功能。到目前为止,ShopPay已经处理了超过80亿美元的销售金额,而Arrive已经被1600万购物者用来跟踪他们的电子商务订单。
同时,Shopify推出了全新的Shopify POS,旨在满足实体零售商的需求。Shopify还在奥地利推出Shopify支付,并将Shopify支付扩展到了16个国家。
Salesforce和Shopify表面看起来是SaaS公司,其实它们早已成为数字基础设施,从SaaS到“XaaS”(包括交易即服务BaaS,物流即服务LaaS,金融即服务FaaS,人工智能即服务AIaaS,机器人即服务RaaS)。
不仅如此,它们还开放了自己的流量,学习Apple App Store ,数千家公司帮助它们开发应用,只不过多为企业App应用。把低廉的基础设施和庞大的客户流量共享给所有公司,帮助这些公司,当然可以收“苹果税”。
物流的基础设施也一样,如果建立物流路由器——比如中国顺丰和菜鸟,若能将自己的基础设施开放出去——那么也可以收到1%-2%的税。
全球化的下一个新鼓点,是产业共同体。
企业家和政治家们需要并肩站在全球化的高山上,更需要有人类的悲悯之心,眺望未来,超越国界线、超越地缘政治、超越产业链超级节点的垄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全球力量,重构每一个万亿级别(但今天仍然处于既低效率又碎片化)的市场。
以提供“XaaS”数字基础设施赋能的“产业路由器平台型”公司,正在每一个行业里,创造强大的产业共同体生态,类似于“三峡大坝倒灌型”的互联网效应正在形成垄断性的财富和黑洞效应。
产业互联网的春天来到了,“XaaS”的“X”可以是人类经济的一切活动,无论是提供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FaaS(金融及服务),LaaS(物流即服务),BaaS(交易即服务),还是AIaaS(人工智能即服务)等等。
在每一个产业里,“XaaS”就像一个加速器,一个月变成了一个季度。
从“IaaS基础设施”到“XaaS云基础设施”,货币化能力都是不一样的——
SaaS:0.3%; PaaS:1%; AIaaS:3%; RaaS:2-3%; BaaS交易路由器:高刚海品类3-10%,低低低品类20-30%; LaaS物流路由器:1-2%; FaaS金融路由器:0.5-1% 。
产业路由器,将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新抓手,将产业链几千家上游、几万家中游和数百万家下游团结起来,打破产业边界,穿破利益分割的重重壁垒;
汇通达打造了“新农村产业共同体”,在农村市场团结了15个乡镇的夫妻店,2019年GMV已经突破5000亿,阿里巴巴2018年重仓投资了其45亿。
大搜车打造了“汽车产业共同体”,2019年GMV突破4000亿,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居住服务行业背后的2亿套存量住房、20万亿GMV市场规模、200多万经纪人和门店被统一数字化,房地产供给侧将真正迎来“新居住时代”,贝壳找房在数字化创新过程中,拿到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融资,其核心用途是推动整个行业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2019年,平台GMV超过2万亿。
从链家到贝壳,链家走出了传统的自营模式,打造了一个居住服务的产业共同体。左晖先生创办的链家,从1家店发展到8000多家店,花了18年;但贝壳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合作门店数量就接近了4万家、楼盘覆盖330个城市和53万个小区、真实房源2.19亿套,整个平台在售房源数超过270万套。
截至2020年4月份,贝壳找房团结了250多个经纪品牌,二手房交易服务已经覆盖110多个城市和地区,连接经纪人37万,贝壳+链家AppMAU(月活跃用户量)约为7000万,平均每天为6500个家庭找到理想居所。
B2F产业路由器+用户资本主义+赋能型共享经济体,将造就价值100亿、1000亿、1万亿、甚至10万亿美金规模的产业共同体,这是未来所有产业链参与方新的生存方式。
案例分享
阿里的市值为什么差亚马逊9000亿美金?
阿里巴巴新财年GMV已经突破1万亿美金,亚马逊还不到3400亿美金,虽然 GMV比亚马逊高,但是阿里并没有更高的市值,市值距亚马逊差9000亿美金。
我观察到,二者主要差距在云基础设施服务和prime会员。
根据2019财年数据,亚马逊的业务共分为三大部分——北美业务、国际业务和云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1708亿美元、747亿美元、350亿美元。显而易见,北美业务收入是亚马逊总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比约60.9%,国际业务收入占比26.6%,近年来新兴的云服务收入占比12.5%。
2019财年,AWS云服务销售额超过350亿美金,以36.5%的强劲速度增长,为公司带来了大部分利润。AWS挤掉了亚马逊北美电子商务部门,成为2019年运营利润最高的部门。
从经营利润(Operating Income)看,北美业务的经营利润非常薄,只有70亿美元,经营利润率4.1%,贡献了总经营利润的48.3%;国际业务长期以来一直是亏损的,从2017财年的-30.6亿美元,到2018财年的-21.4亿美元,再到2019财年的-17亿美元,亏损金额正在收窄;而在2019财年,云服务的经营利润达到92亿美元,经营利润率26.3%,支撑了亚马逊整体经营利润的63.3%。云服务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互联网效应明显。
亚洲最大的云服务公司阿里巴巴只有400亿人民币,规模只有亚马逊1/6 ;腾讯云服务也突破了170亿人民币。
由此可见,亚马逊是以零售业务为突破口,积累海量的消费者数据、流量、心智和消费,只赚取微薄的利润,是典型的“高频、刚需、海量、快速”的公业务的逻辑。基于零售业务,亚马逊云服务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带来强有力的经营利润率,支撑了亚马逊整体的利润。
AWS的增长速度归因于“它通过‘弹性’功能增强了灵活性,同时也增加了EC(笔记侠注:弹性计算)计算能力的可变性”。巴菲特说:“我很想看看AWS最近发布的AI PaaS和SaaS服务表现如何,因为它们看起来相当引人注目。”
在去年股东大会上,有一位股东提问:“伯克希尔对亚马逊的投资令人惊讶,是否代表未来20年伯克希尔的投资哲学将从价值投资发生转变?”因为投资亚马逊并不像是“别人贪婪时我恐惧”的做法。
巴菲特表示,2019年伯克希尔两位投资经理中有一人买入了亚马逊,但仍秉承了价值投资的理念。价值投资中的“价值”并不是绝对的低市盈率,而是综合考虑买入股票的各项指标,例如是否是投资者理解的业务、未来的发展潜力、现有的营收/市场份额/有形资产/现金持有/市场竞争等等。他表示,自己相信两位投资经理未来做对的次数会超过犯错误的次数。
芒格补充称,他与巴菲特都不是最有灵活性的人,也有些后悔没有抓住极端发展的互联网趋势,因此他不介意投资亚马逊,之前他和巴菲特没有更好地识别并投资谷歌,已经很遗憾。
实际上,从投资的角度分析,最有价值的公司是那些“收入结构来自可重复性收入(recuring) ”的公司,不是一锤子买卖地去卖硬件——就跟今天安卓阵营里面很多公司卖手机就一锤子买卖一样——赚个差价就走了。
云的这种算力是一个太阳型的业务,今天我们看到广告业务、智能助理的业务、Echo的音响也都有非常大的增长。
2019年5月2日,我访问了亚马逊,亚马逊的孙博士认为,他们未来的增长,除AWS云计算,还有智能助理——这是一个可能做AIaaS服务的生意,也就是智能助手业务。
亚马逊CEO贝佐斯强调了亚马逊智能助手Alexa的发展,“亚马逊智能助手Alexa在假期里非常忙”,“Echo Dot是亚马逊全球所有产品中最畅销的产品,与去年相比,消费者从Echo家族购买的设备增加了数百万台”。
贝佐斯指出,研究Alexa的科学家数量在过去一年增加了一倍多;2018年,亚马逊改进了Alexa理解请求和回答问题的这两项能力,增加了数十亿美元的投入,使得Alexa比以往更有见识,Alexa本能超过80000的技能数量又翻了一倍。同时,与2018年相比,2019年Alexa和客户交谈数达百亿次。
芒格说,他认为自己没有预测到亚马逊的崛起是可以原谅的,因为贝佐斯是一位“奇迹工作者(miracle worker)”。但他表示,不购买谷歌的股票是个大错误。
“我们只是坐在那里吮着大拇指,”芒格在谈到没有购买谷歌股票时说,“我们很羞愧。”
4.增长飞轮
在亚马逊成为在线零售业的霸主之前,贝佐斯在餐巾上画了这张图:
更广泛的产品选择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顾客数量增加吸引了更多的卖家和更多的流量,因此降低了成本,从而能为顾客提供更低的价格。
正是这个良性循环帮助亚马逊获得成功。
5.三级火箭
亚马逊是如何从1000亿美金迈向1万亿美金的高价值轨道的?
实际上,Prime会员、亚马逊平台和AWS云服务,构成了亚马逊马力强劲的三级火箭,冲向更辽阔的亚马逊消费宇宙。
第一,亚马逊通过Prime会员体系和超级价值洼地,吸引了超预期的口碑和大量忠实的会员;
第二,这些不断涌入的超价值会员,吸引了大量的第三方商家来亚马逊平台开店,他们丰富了亚马逊网站的在线商品库,并利用亚马逊的线下FBA物流履约服务提供Prime服务,这又进一步提高了客户体验,吸引更多人成为亚马逊的Prime会员;
第三,在上述业务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亚马逊衍生出了世界级的IT服务能力,于是亚马逊获得了AWS云计算的新机遇和全新业务增长引擎。
6.最难突破的约束线
在“三维价值罗盘”的三个维度里,“马线”是最难突破的。突破它需要硅谷模式:开源生态,闭环价值,品牌即应用。
当当为什么退市前只值5.5亿美金?1999年11月,当当建立了最早的电商基础设施,但在马线的各种探索中,当当始终没有很好地突破早期的图书品类,ARPU一直上不去。
小米市值超过3000亿港币,打造了智能生活的数字基础设施,因为小米不仅制造优秀的产品,还“制造”优秀的创业公司,生态链企业更是超过了290家。
2019收入2058亿,总毛利285亿,净利润115亿。IoT及生活消费品收入达到438亿元,占总收入的25%,而且连续三年以来,该项数据都保持着80%以上的增速,总营收额仅次于小米手机业务。
小米2019年互联网服务收入198亿,互联网业务毛利128亿,占比45%。小米硬件综合毛利率只有不到1%,但互联网业务毛利率高达64.7%。但在马线还是不够开源,很多生态链的核心品类企业,在资本上接受了雷军组建的顺为基金的资本支持。
扫地机器人来源于石头科技,净水器来源于智米,小米手环来源于华米,这些企业共同组成了小米生态链的庞大家族。
小米生态链建立了一个智能生活产业共同体,小米围绕手机的核心用户群,打造了一个数字移民共和国,人类数字移民月活用户超过3亿,马线涵盖的产品线从手机开始电脑、数码周边到美妆个护等,应有尽有,甚至可以在小米有品APP上买到牙刷和床垫。
不过,小米曾帮助这些生态链企业快速建立市场规模和竞争壁垒,现在却又可能在自己的消费宇宙里困住它们。很多小米生态链企业,如华米,石头科技、万魔声学等纷纷打造独立品牌。
石头科技在2018年时,自有品牌收入14.8亿元,米家品牌收入14.4亿元,自有品牌营收第一次超过50%。
为什么雀巢市值4000亿美金,但是要做到1万亿却很难呢?因为品牌没有开源,产供销一体化。
去年App Store创造了542亿美金的GMV(别忘了,类似于GDP),苹果收了30%的税。
尽管茅台市值2600亿,但茅台是唯一一个不受时间约束的产品。
三、市值10万亿美金的
公司长什么样子?
中国未来5年,面向“七大新基建项目”总投资将接近50万亿。其中,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中心将是重中之重。
“新基建+X”将加速中国各个行业的全产业链数字化,为中国企业修建更便宜的数字基础设施。
随着AI的大规模渗透,机器人将无处不在,10亿“智工”将接管厨师、司机、白领、蓝领工人、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很多工种,人类的工作时间也许将缩短为3天。
1.猜想
最大胆的猜想是,如果马斯克先生能够穿越宇宙虫洞,提供火星移民服务,即使地球上只有1000万人愿意参加这个计划,每年仅需支付10万美元会员费,GMV也肯定会超过1万亿美金,公司价值可能超过10万亿美金。
最美好的猜想是,如果哪家生物经济公司的健康俱乐部能够帮助人类延长10年寿命,估计地球上至少有10亿人愿意参加这个俱乐部,每年仅需支付1万美元会员费即可,GMV肯定超过10万亿,公司价值可能超过100万亿美金。
最接地气的猜想是,如果哪家机器人公司,能够提供和蔼可亲的儿童陪伴和家庭保姆服务(RaaS,Robot as a Service机器人即服务),即使只为地球上1亿家庭提供服务,每年收费5000美金,GMV也肯定超过5000亿,公司价值可能超过1千亿美金。
最有可能的猜想是,下一个10年的某一天,当特斯拉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上路以后,Uber1.0时代或将寿终正寝——因为影响Uber和滴滴长期不能盈利的问题就是司机的费用——一个崭新的机器人即服务的时代即将到来,即使每天只为地球上1亿人提供服务,每公里1元人民币,每年只跑7万公里,一台智能汽车一年收入差不多1万美金,GMV也肯定超过1万亿美金,公司价值可能超过10万亿美金。
2.RaaS,“机器移民赚钱”的时代正在到来
特斯拉到底是一家汽车公司,还是一家超越Uber共享出行2.0版的公司?
滴滴Uber估值走不上去,就是因为75%的钱都要分给司机。从人海到机海驱动,越是靠机器赚钱的公司,将来在资本上的价值越高,最终会形成一个产业共同体,而不再是传统电商形式。
有一个指标——净收入留存率(NDR,Net Dollar Retention),代表了你公司未来的关键价值。
NDR=(去年收入+升级-降级-流失收入)/去年收入。
假如去年营收10个亿,今年即使把整个销售团队都解散,一个新客也不做,还能收入15个亿,那么你公司的NDR就是150%。
稳定的净收入留存率,代表着营收的高度可预测性。
特斯拉就像汽车行业的苹果,可不是又一辆汽车,它是一辆智能汽车。自从2007年苹果推出的iPhone智能手机一来,传统手机厂商诺基亚、摩托罗拉一夜之间消失了。汽车行业是否会上演这一出新戏?
下一个10年,人类对汽车的控制权将加速移交给机器人司机,也许将有上千万的辆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在数字化轨道上飞奔。
特斯拉的科学家们正在改变技术的边界。特斯拉真正的竞争力在于对数据、AI和ML的熟练整合与运用,而它们凝聚成了特斯拉的神经网络:一套将传感器、数据、通讯、CPU、外围硬件与软件紧密结合的超级系统。这些关键节点不但能相互配合处理信息,还能像人一样适应与学习。
2019年我有幸聆听了未来学家凯文·凯利的一次演讲,他认为特斯拉不是一家汽车公司,而是一家AI和大数据公司:
特斯拉利用收集数据的独特能力,特斯拉正在打造未来的汽车人工智能。每一台特斯拉电动车都标配8颗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 雷达 ),同时还有惯性测量装置与GPS加持,这些传感器都有重叠区域,可以进行双重确认。通过这种方式,特斯拉能对周边发生了什么有一个极其精确的了解。
在自动驾驶市场,大数据的数量决定AI的决策质量,全球80多万名人类司机在帮助特斯拉训练AI司机。每一辆特斯拉汽车就是一台数据收割机,通过”影子模式“,人类驾驶员在车上的一举一动,每发生一个事件,每一次人机交互,比如打方向盘、刹车、踩油门等等,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上传到特斯拉的数据库,喂给特斯拉的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 NEURAL NETWOTRK )是机器学习的一种,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形成的一种数学模型,神经网络可以用于解决机器视觉以及语音识别等诸多难题。比如,你想让这个神经网络在一张照片里面,帮你识别出你家的金毛狗,那你需要提供大量的图片信息供机器进行学习,最终达到识别的能力。
如果说特斯拉在电动化上的技术积累可能会被对手迎头赶上,那么它在数据和深度学习上正在把对手甩出十条街。
新能源汽车是高资本密度和高科技密度的产业,还处在一个最原始野蛮的一个阶段。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数据,销售也只到120万台,占有率不到5%。从整个产业周期来看的话,5年以后的某一天,这个数据可能会超过5倍,达到600万台,在整个市场传统汽车3000万辆里可能占20%左右。
这个行业会有两个进化的方向,时间线与空间线。
第二,空间线的进化,喜欢跟里程数相关的公司,这意味着从低频到高频。
从商用车到乘用车、从货运到客运,从私驾车到共享汽车,这是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市场一定会逐渐出现头部效应。 大量的整车可能就是一个应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群,还是会开发很多新的款式出来。
汽车行业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巨变之中,人类即将进入自动驾驶时代。
在数字化轨道还没有完全建成之前,自动驾驶的汽车即使是一个眼观六路的机器人,也有它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比如1公里外有三道变两道、红灯左拐右拐的情况,传感器是不能够提前看到,那我们的数字地图就要提前预知变道的轨迹。
传统汽车时代正在结束,传统车商的美好时光还能坚持多久?
在汽车制造环节,工厂车间将出现更多的无线连接,未来工厂中所有智能单元均可基于5G无线组网,生产流程和智能装备的组合可快速灵活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定制化的趋势。
在汽车使用环节,基于5G网络的大带宽、广连接、高可靠低时延,可实现对汽车的全面感知,精准决策,和实时控制,5G将加快汽车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AI、5G、区块链,甚至是量子计算( quantum computing )、激光雷达( LiDAR )技术,GPU带来的超级计算力,云以及其他软件硬件的连接和系统将加速整个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
波士顿咨询公司( BCG )称,到2035年,高科技互联网汽车时代的到来预计会为汽车行业创造约1500亿美元的新利润。到2030年,自动驾驶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售的五分之一。
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部门Cruise在5月份获11.5亿美元融资,该部门最新估值达190亿美元;而在2月份,总部位于加州的自动驾驶送货初创公司Nuro融资9.4亿美元。
2018年夏天,戴姆勒获得中国政府的许可,可以在中国的道路上测试由百度阿波罗平台控制的自动驾驶汽车;4月初,Pony.ai获得了2.1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并在广州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试点;8月份,创企Optimus Ride在纽约市建立了第一个小型自动驾驶车队。
华尔街分析师相信,自动驾驶带来的市场潜力是万亿级的。 这也是特斯拉、Waymo 等科技巨头和传统制造商投入一切疯狂争夺的原因。
未来10年,人类开车也许是非法的,因为我们已经完全进入到自动驾驶的时代,科学家们正在改变技术的边界,政治家也需要行动起来改变法律的边界。
没有性能强大的、AI芯片的算力、没有远超人类驾驶员的AI算法、没有覆盖全球的活地图的指引、没有长寿命周期、没有高可靠性的车规级传感器的大数据采集、没有大规模的路测车队的AI训练、没有政府的新监管体系、没有一些列新伦理难题的解决......那么自动驾驶时代,就不能在未来10年的某一天如期而至。
结语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有时像一个要出嫁的姑娘,既兴奋,又迷茫。你只需把自己交给时间,把希望的种子深藏在泥土里,它总会发芽的。
人类的未来是合作,而不是战争。让我们一起高举着数字文明时代的火炬,冲破未来的黑暗。让新技术的阳光照耀到每一条产业链的缝隙中去。让新经济的狂风和暴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只有偏执狂才可以活下来。
数字新大陆的底色是良心,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觉醒的数字新大陆,战斗的新大陆。
在旧大陆的辽阔大地上,黑夜正在褪去,天已破晓,新大陆的晨曦已经升起。
飞向未来的舷梯已经就绪,下一个10年,一切皆能重来。遥望更浩瀚的消费宇宙,生命之火已经点燃,它在深情召唤,再靠近些。
这是你的旅程,来吧,打开你的三维价值罗盘,发射你的三级火箭,向更高价值的轨道出发。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