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

导论

本书讲的是,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和微机接口控制。

能学习到
微机基本原理(内容:微机结构,指令集);
输入输出接口控制以及软硬件设计(硬件设计:存储器(内存)及接口,输入输出技术软件设计:汇编语言) 。

应用于微型计算机工业过程控制设计,主要用于工业。

学习参考:视频:中国MOOC西安交大《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书籍:吴宁主编对应书籍

我是一只电脑小白,从一点都没有的计算机常识学习来的~~~~

第一章

微机系统

1,计算机组成

2,主机系统(4个部分重点
CPU: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

存储器:内存(操作:读写;类型:ROM(只读),RAM),外存

输入输出接口:CPU和外设之间信息交换桥梁,作用:数据缓冲,电平转化,运行匹配

总线:地址,数据,控制总线

它们之间的关系:CPU和存储器(内存)通过总线来传输,内存里面有指令和数据,CPU可以对内存进行读取指令,读取操作数,传送运算结果。
CPU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总线来传输。

微机的一般工作过程

指令执行过程:取指令;分析指令(译码);读取操作数(对象);执行指令;存放运算结果
不是每次执行都会读取数据,存放结果。所以其中核心步骤为:取指令(总线忙碌),译指令(总线空闲),执行指令(总线空闲)
总线忙碌的意思是CPU和内存或者接口之间通过总线传输,
CPU通过总线与内存:取指令,读取操作数,存放运算结果,CPU通过总线和接口:读取或者写入数据。
而分析和执行指令不需要CPU和总线之间传输。就只是CPU内部的运算控制

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过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_第1张图片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_第2张图片
注:PC是程序计数器

微机的计算基础

数制,数制转化,数制计算,这些数字电路里面有笔记。

基本逻辑运算逻辑门

与或非就可以啦~

第二章

微机概述

CPU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看作运算器部件一部分)
运算器三种结构
控制器组成部件(5个)+功能(3个)

以8088CPU为代表介绍其微机原理

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点:
CPU能够实现指令并行流水工作的原因
实地址模式下的存储器地址变换原理
如何知道CPU当前工作状态及指令运算结果的特征

1,8088特点

指令流水线,内存分段管理,支持多处理器

2, 8088外部引脚以及功能:

CPU从访问内存以及接口所发出的信号来划分引脚,可分为3大类:地址,控制,数据信号(分别对应的是发出目标地址信号,发出这是“读”的控制信号,发送传输数据)
知道各种引线的作用:
访问内存接口信号以及
外部同步READY信号(实现CPU与存储器或I/O端口(输入输出接口)之间的时序匹配)

3,8088内部结构以及功能

按组成组成部件发分:
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
按逻辑功能分:
执行单元(EU)
总线接口单元(BIU)
下图:CPU 内部结构;
左边为EU,右边为BIU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_第3张图片
所以使用执行单元和总线接口单元是为了使指令执行的主要3大部件可以同时(并行)工作。简单来说就是,为了现实并行流水线工作模式,(使得总线一直处于忙碌状态)

注:
执行指令的3个主要部件是:取指令,指令译码,指令执行(笔记前面已经说明);
地址加法器使能CPU寄存器和物理内存可以交换;
指令队列使得CPU处在并行流水线工作模式下

4,CPU内部寄存器

8080有14个16bit的寄存器:
8个通用寄存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_第4张图片
数据寄存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_第5张图片
地址指针寄存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_第6张图片
变址寄存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_第7张图片
4个段寄存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_第8张图片
2个控制寄存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_第9张图片
CS,IP指挥程序走向(程序的循环,分支)

具体寄存器的介绍看这一篇博文
https://blog.csdn.net/sinat_33582628/article/details/78309742?utm_source=app.

5,实模式存储器寻址

(内存里面放的是:程序段(CS),数据段(DS),堆栈段(SS),附加段(ES))

内存单元编址:64k的寄存器管理1M内存(32bit的逻辑地址变成20bit的物理地址)
段基地址,段内地址(相对地址/偏移地址)
表达式:物理地址=段基址*16+段内偏移

注意:
逻辑段可以有很多,但是类型只有四种;
内存的分段是逻辑分段,就是意思是通过寄存器来划定它的段地址,偏移地址,而与内存的物理地址没有关系!!!
段基地址是由操作系统见缝插针式的存放,我们无法控制,但是偏移地址可以控制。

关于堆栈段的特殊说明:
暂存不需要的数据,
它存的方式是:从栈底开始,数据存到的地方成为栈顶(SP),存满的地方叫做栈首(段首)(SS)

补充一下:程序员编写的程序以文件的形式,在链接编译形成可执行文件的时候都是存放在硬盘里面的,然后运行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把它调入到内存,调入的原则就是见缝插针,所以段基地址只能由操作系统来决定。所以我们主要关注符号地址

6,系统总线

1,读总线时序图
时序的定义:CPU引脚在时间上的关系

2,总线的概念
是相关控制驱动电路的导线集合,是微机系统各个部件之间传输地址数据控制信号的通道。
按传输信号来分:地址,数据,控制总线
按层次结构来分:CPU总线,系统总线,外部总线

3,总线结构:单总线(高速内存,低速io接口共享单总线),双总线,多总线(现代计算机,南北桥。。。)

4,基本功能:数据传输,总裁控制,出错处理,总线驱动

5,总线的主要指标:总线带宽(单位时间内总线可传输的数据量),总线的位宽,总线工作频率

总结

这是这一部分的思维导图,补充一下,作思维导图实在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xmind文件
http://pan.baidu.com/s/1hrGgXpi.

这一部分结束啦~下一篇微机博客开指令集和汇编语言相关的知识(__) 嘻嘻……

参考博客
1,导图来源
https://blog.csdn.net/lwhlwh2012/article/details/51800398?utm_source=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