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被“学而无用”包围的大学——《逆袭大学》连载

返回到【全文目录】

目录

6.1 被“学而无用”包围的大学

“学而无用”中的进步

理性看“用”


6.1 被“学无用”包围的大学

“毕业后要找个好工作。”

这是一个非常质朴的愿望。大多数大学生就是怀着全家人这样的期盼走向了大学。有了好工作,收入有保障,爸爸妈妈不必再那样辛苦,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得到保障,还有未来自己的家庭和事业,轻松、优雅、稳定、社会地位高,一切美好的未来都在这样一个大学梦里,都寄托在那样一个好工作里。

然而,实际的情况总是不能让人如意。大学的新主人们,开始认识到就业中还将面临着挑战,知道了什么是就业率,知道了就业率并不是100%,知道了有毕业就失业的,知道了就业的岗位,并不都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好。

“上大学,是为了要找工作的。找不到工作的大学,找不到好工作的大学,读它何用?”

读大学是要学知识的,大学开出的课程承载着知识,为何在这些知识中看不到将来工作的影子?为什么期待的专业课,却被诸多的“基础”、“概论”占用。除此之外,数学、外语、政治……将来工作中会用到这些知识吗?

“学长说,学校教的尽是没有用的。”

一位大学英语教师和我说起,每届学生总有人告诉她,××人说了,英语不用学,没用。

我的大一学生的博文中写道:“团委的‘大哥’第二次带他们到饭店喝酒,学会了很多东西,收获大,进一步贴近了社会。”

学有用的知识,是我们的追求。大学教的,不知是否真的有用?大学不教的东西,看来也是有用的,该学还是不学?是浅尝辄止,还是深度体验?

这样的问题,在哪一本习题集上能够找到?这是一道简答题,还是论述题?这样的问题,应该找谁问起?迷惑久了,有的同学消沉了。

“学而无用”中的进步

回想自己在上大学学习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时候,“学无用处论”的声音能听到一些,但很微弱。从课程设置和学习内容看,看不出那时老师教的多么有用,反而是发现教学内容总体更加抽象,教学方式比现在更加单一,英语老师提着大个头的双卡录音机上课,似乎这就是“电化教育”的全部。但是那时师生们也就那么“傻乎乎”地过着日子,没有太多的消沉与所谓的苦恼。大概是傻人自得其乐。

站在二十多年后的讲台上,当我作为一名自认为有些教育理想的教师,为“学而无用论”受困而苦恼之时,我想到了那个年代,想到了那个年代的大学。两相对比当中,有一天突然意识到,我们对“不学”的困惑真真切切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时代在进步,世界在改变。改变是个捣蛋鬼,它引领着未来,但总不会顺从地发生,总是要造出些反差来,人们才能够对它足够重视。就像所谓不听话不乖的孩子,总是缺乏关注,他们捣乱只是希望自己的逆反行为受到注意。“不学”在大学中节外生枝,捣蛋鬼往往是最聪明最能的孩子,对这两者的最佳态度是,充分了解,彼此接纳,然后才是寻求正道的时候。

早在二十多年以前,只有少数人有上大学的机会。大学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顶着偌大的光环。有些老师已经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下了海”,但校园中也只是暗流涌动,表面还是那样宁静,校园中像我一样傻乎乎地投入学习的学生,是大多数。而今,上大学的人真是多起来了,能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学走向了和公众的亲密接触。大学不再神秘,上过大学的和没有上过大学的、懂教育的和不懂教育的,人人都可以对大学产生自己的期望,人人都有话语权谈谈大学应该如何办,这是一个走向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时期,种种对大学质疑而产生的混乱,也就成为发展中的必然。由有序走向无序,然后进入新的有序,这是事物螺旋上升发展的普遍规律。没有发展,就没有新的问题,也就没有未来。我们在大学中所面临的困惑,正是我们迎来的社会进步之一。

二十多年前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并不关心所学知识有用还是没有用。那时的大学生不用考虑知识的用处,反正工作会有的,上班后除非犯了大错误,你可以在工作的单位待一辈子。我是赶上了毕业分配工作的尾巴的。不要羡慕毕业分配,若分配到一个不想去又不得不去,想走又走不掉的单位,比现在上了一个不想上的专业,痛苦更多。如今毕业生需要在就业中自己找出路,自然可用之人才能站稳脚跟,于是产生了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对大学之用的强烈反响。这种要求在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包括学校的教育模式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这是我们需要跟上的进步之二。

社会发展的节奏加快,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呈现出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多样化态势。从总体上,我们教育改革的步子太小了。在大学扩招之后,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也正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要突破的瓶颈。现实情况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仍然缺乏,不仅是大学数量少,而且教育资源、教育水平离个性化地培养学生的要求,差距仍然太大。通过对外交流,人们扩大了视野,看到了国外高水平高等教育的灵活性和个性化,这与我们的现状产生了鲜明的对比,指出了改变的方向。这实际上也是进步的体现,这是我们可以借力的进步之三。

理性看“用”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不讲大学如何给学生教点有用的,反而给“学而无用”论唱了赞歌,让人心寒。实际上,实现“学而有用”,让年青学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尽可能多的有用知识,这是永远的追求。无论社会、行业、学科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内容、方法需要相应地变化,但追求有用的目标不变。看到其中的进步,并不是说不要改革了,而是更有利于让我们发现在改进中需要的扬弃。要向“学而无用”告别,首先回答的是何为“有用”,在此基础上,再谈“教有用的”。而论及“学到有用的”问题,除了“教”的因素外,更根本和更现实的,要从“学”入手。

一位大学生毕业生走出校园后所要从事的行业、具体完成的工作不能被确定,一生的发展有种种的可能,最终实现“用”的条件,只能在一个大体的框架内做出假设。这让首要的何为“有用”的问题,更加难以回答,也成为高等教育学术界争鸣的话题,不同的流派,不同的大学理念,种种的观点,都摸索中前行。教育家需要回答这些问题,大学校长需要回答这些问题,大学中最基层的成员——教师和学生,也要给出回答。讲人云亦云的话容易,但独立给出这些问题的回答并不容易。学了有用或无用,前提是“学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这需要以“学”的行为作为前提。

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尤其是一件让自己不爽的事情,潜意识中总会站在自己的立场,基于自己的认识,讲只要如此这般就可以了,似乎只要别人改变,就可以轻松搞定。但当某件事情牵涉到了多个方面,况且对事物的认识还存在争议之时,改变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期望。最现实的,改变从自身做起。很多的时候,当自身发生了改变,会发现当初迫切期望改变的,恰好本来就是要坚持的。正是由于那个本该坚持的事物的不可撼动,引发自身的改变,世界从此而不同。

回到我们的大学,也真是到处可以发现遗憾。学校的设施、设备,达不到理想的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大学目前的师资,也都是在所谓“学而无用”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根本性的改变一时不可能发生。而更大的阻力,“最不坏的高考制度”指引下走过来的大学生,以考试为核心开展学习,落后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是改变的最大障碍。

甚至于,我意识到,“学而无用”论的消失,在我退休之前都不会看到。希望寄托在当下受困的大学生身上,希望他们成为人师并有所坚持之后,甚至是90后在教育管理、教书育人中挑起大梁的时候。或许,这个问题永远无解。

每个人的大学就这几年,在“学而无用”中等待“有用”,获得满足的机会好比守株待兔。改变需要多方共进,在这本写给大学生的书中,我主张的仍然是大学生的改变,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行动中思考,促成更大的改变。

我想,这大概是这一番言论之后的“有用”的一个观点,因为直接面对了现实。

返回到【全文目录】【下一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逆袭大学,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