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语言中,当实例化对象时,对象所在类的所有成员变量首先要进行初始化,只有当所有类成员完成初始化后,才会调用对象所在类的构造函数创建象。
初始化一般遵循3个原则:
静态对象(变量)优先于非静态对象(变量)初始化,静态对象(变量)只初始化一次,而非静态对象(变量)可能会初始化多次;
父类优先于子类进行初始化;
按照成员变量的定义顺序进行初始化。 即使变量定义散布于方法定义之中,它们依然在任何方法(包括构造函数)被调用之前先初始化;
加载顺序
class Base {
// 1.父类静态代码块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Base static block!");
}
// 3.父类非静态代码块
{
System.out.println("Base block");
}
// 4.父类构造器
public Base() {
System.out.println("Base constructor!");
}
}
public class Derived extends Base {
// 2.子类静态代码块
static{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static block!");
}
// 5.子类非静态代码块
{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block!");
}
// 6.子类构造器
public Derived() {
System.out.println("Derived constructo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Derived();
}
}
结果为
Base static block!
Derived static block!
Base block
Base constructor!
Derived block!
Derived constructor!
通过Class获取class信息称之为反射(Reflection)。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反射应用中获取Class实例的四种方式
//1.调用运行时类本身的.class属性
Class clazz1 = Person.class;
System.out.println(clazz1.getName());
Class clazz2 = String.class;
System.out.println(clazz2.getName());
//2.通过运行时类的对象获取 getClass();
Person p = new Person();
Class clazz3 = p.getClass();
System.out.println(clazz3.getName());
//3.通过Class的静态方法获取.通过此方式,体会一下,反射的动态性。
String className = "com.atguigu.java.Person";
Class clazz4 = Class.forName(className);
// clazz4.new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clazz4.getName());
//4.(了解)通过类的加载器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
Class clazz5 = classLoader.loadClass(className);
System.out.println(clazz5.getName());
Annontation是Java5开始引入的新特征,中文名称叫注解。它提供了一种安全的类似注释的机制,用来将任何的信息或元数据(metadata)与程序元素(类、方法、成员变量等)进行关联。为程序的元素(类、方法、成员变量)加上更直观更明了的说明,这些说明信息是与程序的业务逻辑无关,并且供指定的工具或框架使用。Annontation像一种修饰符一样,应用于包、类型、构造方法、方法、成员变量、参数及本地变量的声明语句中。
Java 注解是附加在代码中的一些元信息,用于一些工具在编译、运行时进行解析和使用,起到说明、配置的功能。注解不会也不能影响代码的实际逻辑,仅仅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包含在 java.lang.annotation 包中。
常见标准的Annotation:
1)Override
java.lang.Override是一个标记类型注解,它被用作标注方法。它说明了被标注的方法重载了父类的方法,起到了断言的作用。让编译器检查该方法是否正确地实现了复写。
2)Deprecated
Deprecated也是一种标记类型注解。当一个类型或者类型成员使用@Deprecated修饰的话,编译器将不鼓励使用这个被标注的程序元素。告诉编译器该方法已经被标记为“作废”,在其他地方引用将会出现编译警告。
3)SuppressWarnings
SuppressWarning不是一个标记类型注解。它有一个类型为String[]的成员,这个成员的值为被禁止的警告名。对于javac编译器来讲,被-Xlint选项有效的警告名也同样对@SuppressWarings有效,同时编译器忽略掉无法识别的警告名。
示例1——抑制单类型的警告: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ublic void addItems(String item){
@SuppressWarnings("rawtypes")
List items = new ArrayList();
items.add(item);
}
示例2——抑制多类型的
@SuppressWarnings(value={"unchecked", "rawtypes"})
public void addItems(String item){
List items = new ArrayList();
items.add(item);
}
示例3——抑制所有类型的警告:
@SuppressWarnings("all")
public void addItems(String item){
List items = new ArrayList();
items.add(item);
}
自定义注解类编写的一些规则
实例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Documented;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
import java.lang.annotation.Target;
import static java.lang.annotation.ElementType.FIELD;
import static java.lang.annota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
* 水果名称注解
*/
@Target(FIELD)
@Retention(RUNTIME)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FruitName {
String value() default "";
}
通俗解释
通俗的讲,泛型就是操作类型的 占位符,即:假设占位符为T,那么此次声明的数据结构操作的数据类型为T类型。
假定我们有这样一个需求:写一个排序方法,能够对整型数组、字符串数组甚至其他任何类型的数组进行排序,该如何实现?
答案是可以使用 Java 泛型。
使用 Java 泛型的概念,我们可以写一个泛型方法来对一个对象数组排序。然后,调用该泛型方法来对整型数组、浮点数数组、字符串数组等进行排序。
泛型方法
你可以写一个泛型方法,该方法在调用时可以接收不同类型的参数。根据传递给泛型方法的参数类型,编译器适当地处理每一个方法调用。
下面是定义泛型方法的规则:
public class GenericMethodTest
{
// 泛型方法 printArray
public static < E > void printArray( E[] inputArray )
{
// 输出数组元素
for ( E element : inputArray ){
System.out.printf( "%s ", element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 创建不同类型数组: Integer, Double 和 Character
Integer[] intArray = { 1, 2, 3, 4, 5 };
Double[] doubleArray = { 1.1, 2.2, 3.3, 4.4 };
Character[] charArray = { 'H', 'E', 'L', 'L', 'O' };
System.out.println( "整型数组元素为:" );
printArray( intArray ); // 传递一个整型数组
System.out.println( "\n双精度型数组元素为:" );
printArray( doubleArray ); // 传递一个双精度型数组
System.out.println( "\n字符型数组元素为:" );
printArray( charArray ); // 传递一个字符型数组
}
}
泛型类
泛型类的声明和非泛型类的声明类似,除了在类名后面添加了类型参数声明部分。
和泛型方法一样,泛型类的类型参数声明部分也包含一个或多个类型参数,参数间用逗号隔开。一个泛型参数,也被称为一个类型变量,是用于指定一个泛型类型名称的标识符。因为他们接受一个或多个参数,这些类被称为参数化的类或参数化的类型。
public class Box {
private T t;
public void add(T t) {
this.t = t;
}
public T get() {
return 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ox integerBox = new Box();
Box stringBox = new Box();
integerBox.add(new Integer(10));
stringBox.add(new String("菜鸟教程"));
System.out.printf("整型值为 :%d\n\n", integerBox.get());
System.out.printf("字符串为 :%s\n", stringBox.get());
}
}
它们完全不是一个位面的概念,所以两者之间没有“区别”这个说法。不同编码里,字符和字节的对应关系不同:
类型 | 概念描述 | 举例 |
---|---|---|
字符 | 人们使用的记号,抽象意义上的一个符号。 | ‘1’, ‘中’, ‘a’, ‘$’, ‘¥’, …… |
字节 | 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单元,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是一个很具体的存储空间。 | 0x01, 0x45, 0xFA, …… |
ANSI 字符串 | 在内存中,如果“字符”是以 ANSI 编码形式存在的,一个字符可能使用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来表示,那么我们称这种字符串为 ANSI 字符串或者多字节字符串。 | “中文123” (占7字节) |
UNICODE 字符串 | 在内存中,如果“字符”是以在 UNICODE 中的序号存在的,那么我们称这种字符串为 UNICODE 字符串或者宽字节字符串。 | L”中文123” (占10字节) |
Java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之一是封装细节并且公开接口。Java语言采用访问控制修饰符来控制类及类的方法和变量的访问权限,从而向使用者暴露接口,但隐藏实现细节。访问控制分为四种级别:
修饰符 | 当前类 | 同包 | 子类 | 其他包 |
---|---|---|---|---|
public | √ | √ | √ | √ |
protected | √ | √ | √ | × |
default | √ | √ | × | × |
private | √ | × | × | × |
java9中模块化系统:
模块化的 JAR 文件都包含一个额外的模块描述器。在这个模块描述器中, 对其它模块的依赖是通过 “requires” 来表示的。另外, “exports” 语句控制着哪些包是可以被其它模块访问到的。所有不被导出的包默认都封装在模块的里面。如下是一个模块描述器的示例,存在于 “module-info.java”
9. 深拷贝与浅拷贝
原文参考:
注解Annotation实现原理与自定义注解例子
Java 泛型,了解这些就够用了。 - 逃离沙漠 - 博客园
字符,字节和编码 - Characters, Bytes And Encoding
细说 Java 的深拷贝和浅拷贝 - 承香墨影 - SegmentFault 思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