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IT学子的突围——《逆袭大学》连载

返回到【全文目录】

1.3 IT学子的突围

IT,英文全称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的简称。信息技术,一般认为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的统称,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利用现代电子通信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存储、加工、利用以及相关产品制造、技术开发、信息服务的新学科。时至今日,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由此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009年3月,《纽约时报》邀请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教授、专家,评比出在过去30年里最有商业价值的现代技术,在选出的20个技术中,有17项是信息技术及其应用。他们是:(1)互联网和宽带网;(2)个人笔记本电脑;(3)手机;(4)电子邮件;(5)DNA排序;(6)核磁共振成像;(7)微处理器;(8)光纤网;(9)微软商业软件;(10)机器人手术;(11)开源软件;(12)发光二极管;(13)液晶显示;(14)全球定位系统; (15)电子商务;(16)数据压缩;(20)社会互联网。

从这样一个清单中,我们能看到以计算机在其中的核心地位。计算机从诞生以来就不停地为人们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越来越强大。放眼看去,很少能够看到计算机不能涉及到的领域。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球数不清的计算机,每天都在为我们处理、加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和再生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计算机如虎添翼,计算机网络为人们更广泛、快捷地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传递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立下汗马功劳。

巨大和行业需求,加上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里的信息类专业成了人们眼中的香饽饽。无数的的年轻人怀着梦想,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称——IT学子,他们希望在这个新型的、生命力旺盛的行业中,找到自己未来在社会中立足的机会,赢得未来幸福的生活。然而,他们也不能摆脱需要共同面对的话题——迷茫。

20多年前,我成了“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大学生。在近20年从教的时间里,我见证了相关专业名称的几次变更,专业内涵也在不断拓展;见证了不少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规模,由计算机教研室,到计算机系、计算机学院,以及信息工程学院之类的发展路径;见证了计算机专业由“小”专业,变成了不少学校的招生大户;见证了历届的大学毕业生,在行业、市场波折中的喜悦与不安;见证了冲着热门专业而来毕业时却遭遇寒冬的无奈;见证了在令人欣喜的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大潮中的众多学子,或稳步前行,或举步维艰,或突飞猛进,或直线坠落。

历经调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诸专业形成了一个称为“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群。相比其他大类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布点多、扩张快、在校学生人数多的特点非常鲜明,反映了这一类专业的勃勃生机。与此同时,这类专业在快速发展中的沉疴积弊仍然存在。当快速发展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和必要的选择时,为数众多的学子为专业迷茫便不再奇怪,而一堆乱象就摆在眼前。这一类专业,本是名门正派,却常透着些许邪气;本是前途宽广,前程远大,但被某些人视为死胡同一条;本是博大精深,但在有些人眼里却是重重障碍;本是利好一片,但到手之前,也可以是烫手的山芋。准大学生们选择专业时存在着难言的不慎,偏又赶上在现行大学机制中并没有多少“后悔药”在售卖。为数众多的乘客,就这样上了这趟飞速发展的专业快车,晕车不止,脚步不稳,却也不是跳下车去就可以了断,当我们已经成为这趟高速行驶的列车中的一员时,欲进还是想退,结局会大不相同。

我们面对着一个巨大的行业,拥有持续增长的社会需求量,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能够取得成功的空间巨大、方式多样,具有深厚专业底蕴,能够深度创新的人才,一直是稀缺资源。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还在于,计算机类专业的不数不少的毕业生在大需求面前却难以满足就业基本要求,不得不接受毕业就失业的事实。有很多学无所成的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不得不转投其他不需要任何专业背景的岗位。

这不是我们想像中的大学,这不是我们能够接受的专业学习!在一声声听得见或听不见的呐喊之后,我们需要看到突围的方向,为之采取正确的行动,迎来期望中的局面。

对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来说,大学完全不同于以往经历的学校,不再有严格的管束,不再有一致的目标。“大学就是个自由的天堂”,这个传说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大学之大,其称谓并不仅是小学、中学之后自延续的那个“大”,这是一个可以视为巅峰的地方。当成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时,多想早些摆脱高考的束缚。而如今,自由的大学就这样大喇喇地来到了身边,大学的新主人却明显准备不足,手足无措。这个世界,不是上大学前想得那么简单。

享受自由的大学,是需要资格的。陷入迷茫,只因为不能享受这份曾经渴望的自由。作为一个想带着学生突围的大学老师,我在认真地思考究竟为什么会这样。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我清醒地认识到,IT学子的迷茫中,有的是接受专业教育过程中阶段性特征使然,这些迷茫只需要时间,大学生自己就可以突破;有的迷茫,需要换个角度看问题,视角变了,便是另一番的景象;有的迷茫,只是行动不够坚决,有些必须跨过的障碍仅仅是一只纸老虎,只要前行,就是坦途;有些迷茫,缘于长期以来不当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改变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但却也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这些迷茫中,有些事关所上的专业和行业,更根本的,是对即将要开启的全新的人生之旅的迷茫。

无论如何,突围必须从现在开始了。

返回到【全文目录】【下一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逆袭大学,逆袭大学——传给IT学子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