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源码解读(一)开坑

我为什么读python3源码?

站在2019年11月的节点上往回看,作为一个数据分析师,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2017年12月,我还是个java工程师,前司的项目刚刚结束,通过项目接触了一些python。我的判断是这个语言这么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绝大多数数据分析师Excel出身,不懂java语法,所以选了一个语法最简单的语言。

因为转行的原因,我的主要语言反而成了python,但是我依然没有下定决心去理解甚至是了解它。我眼中的pyhon只是一个胶水语言,没有多线程的低效率语言。况且语言本身没有多大兴趣,我最感兴趣的是深度学习,我把精力都放在如何改进调参手法这样的玄学上。

直到有一天,和大佬聊天,我吐槽说,风控业务要求算法时间限制在300ms,我搞的这个深度网络上不了线啊。大佬说,你知道Jeff Dean的故事吗,Jeff Dean 的传奇人生:超级工程师们拯救谷歌。做算法的人要想把算法落地,必须对发生了什么了如指掌,Jeff Dean说过,他可以算出一个比特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需要多少时间,为什么需要这些时间。

我感受到了和大佬的差距,反思之后,发现可以从python3的源码下手,之前一直把python当成胶水和黑盒,我告诉他做什么,但是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哪里可以优化。因此开坑,准备发起一场说走就走的源码阅读之旅。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机器学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