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MQ原理机制

MQ全称为Message Queue,是应用之间进行消息通信的一种方式,RocketMQ是阿里的开源框架,我们经常在面试中提到的有kafka,ActiveMQ,RabbitMQ一般面试中会让你给个对比,今天我们简单对比一下 然后说下我对rocketMQ的理解。

RocketMQ原理机制_第1张图片
不同mq的对比图

(1)中小型软件公司,建议选RabbitMQ.一方面,erlang语言天生具备高并发的特性,而且他的管理界面用起来十分方便。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的弊端也在这里,虽然RabbitMQ是开源的,然而国内有几个能定制化开发erlang的程序员呢?所幸,RabbitMQ的社区十分活跃,可以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bug,这点对于中小型公司来说十分重要。不考虑rocketmq和kafka的原因是,一方面中小型软件公司不如互联网公司,数据量没那么大,选消息中间件,应首选功能比较完备的,所以kafka排除。不考虑rocketmq的原因是,rocketmq是阿里出品,如果阿里放弃维护rocketmq,中小型公司一般抽不出人来进行rocketmq的定制化开发,因此不推荐。

(2)大型软件公司,根据具体使用在rocketMq和kafka之间二选一。一方面,大型软件公司,具备足够的资金搭建分布式环境,也具备足够大的数据量。针对rocketMQ,大型软件公司也可以抽出人手对rocketMQ进行定制化开发,毕竟国内有能力改JAVA源码的人,还是相当多的。至于kafka,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如果有日志采集功能,肯定是首选kafka了。具体该选哪个,看使用场景。

我们公司当时算是一个中型的p2p公司了,选用的rocketmq,选rocketmq也是有原因的。

1,rocketmq支持事物(常见的转账的例子),这在金融系统中很重要

2,rocketmq,支持消息重发,定时发送能功能,以及消费次数的限制

3,rocketmq,consumer支持消息过滤,减小了不必要的网络传输,通过tag标识过滤消息机制

4,rocketmq,支持消息的重复消费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了rocketmq.

rocketmq的架构图方便我们理解挣个rocketmq的运行过程


RocketMQ原理机制_第2张图片
rocketmq架构图

这个图形刚开始看,如果了解kafka的话,会认为是kafka的副本,只是namerserver这块kafka用的是zookper,也就是namerserver相当于一个注册中心。选择nameserver是轻量级的,并且每个namaserver相互独立,一个宕机不影响可以切换到其他的nameserver上。

nameserver:

1,nameserver为producer和consumer提供topic 路由信息

2,nameserver定时去检测boker 的心跳,10s一次,超过两分钟发现某个master或slave链接不再活跃就关闭链接。

3,接受broker启动的时候注册的路由信息。

producer:

1,producer消息的生产者,发送消息的时候首先从本地获取boker上的topic路由信息,如果,本地没有路由信息则去nameserver查询获取topic的路由信息

2,producer与nameserver建立长链接,没隔30s查询topic路由信息,并对本地路由信息进行更新

3,producer与boker建立长链接,每隔30s向boker发送心跳,group信息会被定时发送到boker的maseter上,通过主从复制,将信息复制到slave上。

consumer:

1,consumer消息的消费者,向nameserver注册

2,consumer定时获取topic的路由信息,每个30s查询一次,与nameser建立长链接

3,consumer与boker建立长链接,每隔30发送心跳给boker.

boker:

Broker是RocketMQ的核心,大部分工作都在Broker中完成,包括接收请求,处理消费,消费持久,消息的HA,以及服务端过滤等都在里面完成.

1,与nameser建立长链接,每隔30s向nameser发送心跳,也就是一个master服务宕机以后顶多三十秒,消息丢失,部分信息没有复制到slave上的可能将不被消费在这30s内,不过消息不会丢失,当服务重启的时候又会被消费

在我们选择rocketmq上我们,我们关心其处理消息的顺序性和事物机制

我们下篇文章了解下rocketmq如何处理消息按照顺序,以及如何保证事物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RocketMQ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