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三期班训营#第10组“绝处逢生实战队”Lesson1作业汇总

007三期班训营#第10组“绝处逢生实战队”Lesson1作业汇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Lesson 1作业:

1、写下你母班的bug,这些bug为什么没有被修复?你有什么建议吗?

2、你觉得理想的社群是怎样的?请真实地采访3-5位(或以上)身边的战友,他们在班级的体验是什么,结合你采访的收获写下将来你的班级定位是什么?

最佳战友:学员|78班|5918号|宋志伟
作业标题:《一个对现状和未来的思考》

推荐原因:

根据高圣学长和姚卉学姐阅读6位战友的作业后,协商推荐:

由于本次作业的核心其实是从bug思考班级定位及运营措施,从内容反映看,志伟在这方面做了比较多思考。

所以学长学姐一致决定lesson1优秀作业为宋志伟战友的创作。

以下为作业以及点评汇总:

宋志伟作业《一个对现状和未来的思考》

学姐姚卉点评:
加入007有77天,可以把77天班级的阶段性bug描述出来。现在是以班长视角考虑问题,所以要以长远的眼光,来把握班级宏观发展。

每个原因都有战友忙,继续深度思考——真的忙?忙什么?有成果吗?一直忙,还是阶段忙?一直忙的话,为什么加入007?不要被战友所谓的忙蒙蔽,具体化忙,帮助战友深度思考写作重要性。

本文的亮点是最后不仅给出了班级定位,并对定位进一步思考班级运营五大关键要素,想到一定要做到,期待宋班长带的团叱诧风云。

田晓辉作业《一切不以践行为目的的思考都是浪费注意力》

学姐姚卉点评:
第一个bug值月小组的申请不高——为什么要通过分享会来解决这个bug呢?这两者有什么关系?这个bug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二个bug是评选优秀文章,解决方案可行。

第三个bug少数成员表现出对集体的疏离,修复建议是加强互动,目标是不出局,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更值得深挖的是疏离的原因。

怎么分析他们疏离的原因?搜集他们加入007的所有资料,包括点评被点评,自我介绍,其他互动,每次作业,向战友了解情况等,其次是朋友圈分析个人特质,在充分了解用户情况下,深挖不交作业的原因。

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很赞,继续深挖形成方案。

班级群的定位是思想交流的地方,参考整个班训营优秀作业,继续思考,更具体更特别一点。

文章条理清晰,看得出花了很多工夫费了很大心思,更加可以感受到这背后浓浓的热情,请继续加油。

刘鑫作业《第三期班训营Lesson1》

学姐姚卉点评:
点评和作业一样重要,点评也要同步抓,先完成再完美。班级氛围怎样比较合适?对班级,不过的思考基于目前阶段的操作,从班长长期七年角度思考班级bug,会给你带来更大收获。

文章亮点是稳中求进的班级发展战略,这也是007很看重的保持节奏感。采访一下,你平常工作风格是否也是稳中求进?作为7年77人团队的董事长,除了稳中求进,是否还需要别的什么?

杨颖作业《让更多战友参与进来,班级会走得更远》

学长高圣点评:
能点评杨颖战友的文章很幸运,你是一个执行力极强的人,当年也是在你的影响下,我加入了007。向往优秀的人,总是会再相遇。

关于母班Bug的问题,每个班都有各自情况,但是汇总起来大同小异。

关于解决方案的思考:①表格统计,②值月总结,③奖励机制。我最看好的方案是token奖励。这是已经被提上议程的最佳方案之一。还要等老大和君哥他们的行动结果。表格统计也很棒,有了它就知道还有哪些战友完全没有主动参与过班级的活动。能很好的提前感知哪些战友有可能要掉队。

采访了25位战友,应该说不愧是杨颖。很棒!关于几个战友反应的问题,是可以理解为前面提到的:战友参与度不够具现化的结果。

最后,班级定位,很多班级定位很相似。指数级成长的定位很好。但是,我觉得作为班长首先就能做到指数级成长,才能影响到本班战友。这一点,我从杨颖战友的身上看到了。

吴丽华作业《理想的社群》

学长高圣点评:
向往优秀的人,总会再相遇。
与吴姐的相遇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我是不太主动链接他人的,原因在于:内心对自己没有信心,深感无法为战友带去帮助。第一次遇到吴姐,正是人生混沌一片的时刻,吴姐给予了我很大帮助。

这一次,让我来帮助你ヽ(•̀ω•́ )ゝ
每个班级的bug可能不一样,但是所有的班级总结起来。问题都高度相同。即,普遍存在的问题。

吴姐的这一次思考,很深刻、很透彻。能感受到思考的过程。对于班级存在的bug,认知非常到位。但是,却没有提出什么能改进状况,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问题不单单是管理的问题,其中牵扯到人性。所以,尽管很困难,我还是希望吴姐能用深度思考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方法论。

关于班级的定位,吴姐对自己向往的社群刨析的很到位,能真切的感觉到是想要什么样的班级风。但是,这不够具体,希望吴姐能给出更具现化的答案。

晏世耀作业《理想社群》

学长高圣点评:
战友关于班级Bug的方面,我感觉思考的深度还不够,不够深入,稍有欠缺。但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思路:干货分享、新血补充、点评培训,我觉得很好。干货分享可以更多的留住那些真正向往优秀的战友。

新血补充,我觉得未必合适。7年践行,都是家人,有始有终,中间加入,难以融入进群体。点评培训,是一个好想法。但是,不愿点评的战友怕是也不会参加培训的吧。我觉得这个还可以再思考。

关于战友理想社群定位的四点原则,我觉得很有启发性。如何达成这四点原则,便成了关键。

以上为学姐学长对6位学员作业的点评汇总以及作业汇总,感谢姚卉学姐和高胜学长对第10组战友作业的精彩点评,感谢纽带组江吉仪战友对10组的辅助,感谢所有学员战友的认真参与。


007三期班训营#第10组“绝处逢生实战队”Lesson1作业汇总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007三期班训营#第10组“绝处逢生实战队”Lesson1作业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