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故事,你有酒吗?4峨眉山旅行

峨眉山旅行

火锅吃到一半,杯酒交酌,闲谈人生和理想,笑说日常琐碎。先生朋友都是性情中人,先生也是。又是多年的老友,彼此倒是有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旧。

许久未见,彼此分享生活和未来。在这火热的火锅桌上,更添几分气氛。让我们生活中无数的担忧和理不清剪不断的烦愁,都在这火锅热烈中烟消云散了。

先生朋友如今在国企上班也快一年了,公司安排的旅游福利不久也可轮到她了。我们都很羡慕,免费的啊,新马泰旅行线,还有五星级酒店。光酒店里就有沙滩,着实能够体验一把异域风光和优美景色。

曾经也有朋友去新加坡玩,那里的空气很好,也很环保,街上都不见垃圾。比起国内,那是看着要舒服多了。在那里随意摘花都是昂贵的罚款,能想象那里的生活是多么的舒适。我都想要去体验体验,这是国人共同维护的结果。

说来对于泰国也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的,那是个非常特别的国度。在很久以前,都在小说里了解到泰国的人妖是多么的神奇,居然能改变性别和人的特性,给人以取乐。

曾有两个小男孩被卖给了人贩子,然后被做手术,打激素,并且训练成人妖,供人欣赏玩乐。那里的人妖通过做手术由男孩变成女子,然后不断注射激素以维持女性特征。做女子妆扮,取悦有钱人来养活自己,并获得财富,过上优渥生活。

想来人们的欣赏眼光确实是独特的,不管是否符合自然正常秩序,自然形态产物。非得要弄个奇特的艺术立在那里供人欣赏。

或许平常的事物处于平常中,日常看着也就没什么兴趣了。况且倘若是正常的东西,便也见怪不怪了,又如何能吸引人的眼光呢。许是人所不能想到的,自然中不能见到的,有违常理和常识的现象,才能引起大众的好奇心罢了。

如此看来一些风景区旅游点,就有不少动物作人表演的,便也可理解了。相信旅游的人都知道,在旅游景区有着不少的动物,像大象,能够作人一样写字画画。并且你叫它做什么它都能做什么,似乎能听懂你的话。

是不是很神奇,动物居然也能听懂人话。那平时我们骂人说“你听不懂人话啊”岂不是我们自己也是动物了,因为我们能听懂人话啊。当然这是句玩笑话,不过也可见动物的神通了。

但是真的是动物的神通吗?还是人高智商的行为呢。就像人妖,我相信自然状态下是不可能出现人妖的,不然他就不会需要手术了,不会必须注射激素了。而做人妖的通常是流离失所之人,相信正常人是不会去做人妖的。

动物也一样,就泰国旅游而言。在比较好的旅游景区就有大象托人的玩法,就是人坐在大象身上行走。确实很好玩的,能够跟大象亲近,还能拍照晒朋友圈,是多么好玩又能显摆显摆的事情啊。

只是对于大象,有言大象能负载是非常有限的,仅能托住一人行走,其实大象也是非常娇弱的,至少它的背上。然而在景区供人玩乐的大象,为了方便游客坐上去的座椅,就不止这点重量,毕竟是铁的。而且一般游玩都是负载三四个人行走,所以旅游景区的大象可谓严重超负荷在工作啊,死亡率极高。

我们所看到的动物写字画画,也是疯狂训练的结果。为了让动物听话,可给它们吃了不少苦头,饿肚子是最轻的了,皮鞭抽打,铁棒使劲儿扎。要学会这些东西也是无数次疼痛训练中得来的。

说来我们无数人还在埋怨十年寒窗苦读,其实比起动物来说,我们也轻松多了,幸福多了。先天聪明的头脑,学习的天赋,就给我们不少资本。

那些动物用生命在学习,只为懂一点点人的技能,能够为主人创造巨额财富而得一口饭吃。我们人呢,轻轻松松就能学会这所有的东西,而工作赚钱。虽然老板赚了大头,可我们也能得到不少。动物们却用命在学,在做,最后也仅能吃上简单的食物而已,通过表演得来的巨额财富都被自己的老板驯兽师拿走了。

所以亲爱的人们,其实我们也应该珍惜我们生而为人的这份福气。至于这所有的困难,不过都是小事,我们都能够战胜它。至少我们能够有所选择,至少我们没有那么悲惨。至少我们能够好好活着去努力奋斗,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

不过对于这种特别的美,我欣赏它,但是也心疼它们。人类的财富呈变态形态扭转,给予弱者太多悲剧,很多时候我却想要回避这种美,是以不怎么去消费。其实我更喜欢自然美的风光,带着纯真与和谐。

于国外异域风光我是没去过的,从小家境贫寒,仅能温饱和读书,倒不曾沾染这些奢侈品。现而今倒是想去了,只是没那个时间和精力,缺的便是机会罢了。不像先生的朋友,有着这么好的公司给的不错福利,年年都能出去转悠转悠。

不过在川内我还是去过很多地方的,像峨眉,阿坝毕棚沟,都江堰,重庆等等。成都周边都有很多好玩的,洛带古镇和金龙长城也不错。

也许与我个人性格有关吧,我是比较内向安静的女子,是以更喜欢优美的自然风光和锦绣山川,所以山水是我的最爱。像桂林山水的秀气,丽江之水,黄山泰山这五岳,还有西藏山川,阿坝风景区,四姑娘山,还有最美的人间天堂九寨沟,都是我的最爱。要是再有悠扬回荡的笛音,就更完美了。

还记得那次去峨眉山,还是和先生刚认识的时候去的。也是刚过完年,他从父母泉州那里回成都,而我从小平故居来成都。刚歇脚没两天,我们就转而去了峨眉山。

是先生一路策划的,我就是个拖油瓶,被先生托着去玩,毕竟没出过远门的我,着实不擅长计划这些。先生工作缘故经常出差,是以这是他的专长,正好发挥发挥。我也就顺带享享清福了,想到这一点,我还是蛮佩服自己的眼光的。以后旅游不用愁了,我就使劲儿的赚钱就可以了,最爱的旅游一切都可以交给先生。

我们是下午出发的,坐地铁到成都东站,然后坐动车到眉山,再坐公交车到峨眉山脚下。多久没出门的我能第一次坐车去这么远的地方,而且还是陌生的地方,感觉非常有成就感的。

也许读者要笑话我了,成都到峨眉山也没多远吧,不过对我而言已经算是比较的了不起了,相信很多安静的人也有同感吧。就像没有见过世面的人,一点小事物都能大惊小怪的,不像经常出去跑的人,什么都见怪不怪的。也难怪非得人妖和动物画画以及袖珍人这些,有违常理的非自然景观才能引得他们的兴趣,从而大赚特赚。

在动车途中也见识了不少田园风光,这些是我小时候经历过的,只是之后久居城市,逐渐远离了。不过我还是蛮怀念那些田园风光,年少时光的。只是故土难回,唯有这无数次旅途中一掠而过的乡村田园,那寂静安宁,在心底盘旋,从而得以慰藉罢了。

无数次的离家,便有无数次的念家,梦里他乡,总不及家乡美。然处处风景一般模样,总能找到故乡的影子。而旅游,也便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求故乡的美,以及长久居住之地的元素。

所谓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国度不同的人,却是同样的风景同样的风情同样的人心。旅游,只不过是换个角度换个心情去欣赏和认识罢了。当离开了生活的地方,我能体会到我生活的城市更美。就像小别胜新婚,就像失去才懂得珍贵一样。

当厌倦了某个城市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人,某种生活状态,或许我们可以试着短暂的离开。放空自己,换一个新的地方新的人群,和新的生活方式,也许,不多久我们就会想念。这是引入新鲜血液,新活力,是保持长久爱好,长久激情和感情的方式。

这是一种健康的更新,成长,而我们时常需要它,至少是周期性的需要。就像旅行,我们也需要。尽管旅行费用高昂,尽管其实旅行很辛苦,不见得比工作轻松,但我们依然向往。

我是个比较安静的人,与人交往少,所以沉积的情绪较旁人来说更多一些,所以更需要旅游。而同样见得少了,旅游带给我的刺激就更大一些。

对于峨眉山,我是第一次来,所以看到峨眉山的风景,心中震撼可想而知。到了峨眉山脚下已经快晚上了,找到早已团购好的酒店,放下包物,先躺下休息一阵。

坐了半下午的车,风景是看足够了,却是有点疲倦了。爱看书的人眼睛容易累,我又更见明显些。酒店楼下是特产集中地,各种四川特产,乐山特产。

我和先生休息好,感觉有点饿了,就打算下楼吃饭,顺便也尝尝峨眉山脚下的美食,欣赏乐山人文化风情。转了一圈看了看,每家店卖的都一样,连格局布置都一样。最招牌的要数腊肉排骨串和四川麻辣香肠了,就是腊排骨半根插一根竹签,香肠也是差不多长的一节。然后放大锅里煮熟,再摆出来卖的。

香肠和腊肉倒是四川特产,出自四川的,有着四川风味的腊肉香肠。在四川每家每户过年都总要置办些,有的还用了柏树枝叶烟熏,那味道是再好不过了。当然没条件的比如城里人,就只能弄好然后挂着风吹干了。

香肠腊肉里面加的拌料含有带有烟熏味道的佐料,所以吹干了也就有一点点烟熏的味道和腊肉香肠的腊味了。虽然不如真正烟熏的味道纯正好吃,不过也算沾点腊味边边,给城里人一点乡村气息和过年腊味的慰藉。

如今在峨眉山脚下能吃到最纯正的腊排骨和香肠,心里倒是满足了。只记得几岁的时候家里屋顶上挂着的腊肉,以及时常煮的腊排骨味道,倒是馋的紧。

那时候在乡村,除了过年杀猪的时候能有新鲜肉以外,平日里吃的肉就是过年杀猪吃不完的猪肉,沾满了盐而腌制的腊肉。那时候的腊肉包含了猪身上的所有一切,甚至心肺。没吃完的都得腌制,这就是以后一年的肉食了。高高的挂在屋粱上,想吃肉了就用菜刀切一小块,煮了炒菜里,也就能尝尝肉的味道,算是吃肉了。

那时候的腊肉腌制用的就是纯盐,没有现在腌制腊肉香肠的那种佐料,含有各种什么腊香,酱香,还有其它香味的味道,仅仅只有盐。所以不会像现在城里腌制腊肉那样,拌好佐料,风吹两周腊肉香肠味道就已经出来了,可以吃了,节约时间又解馋。

那时候的香肠腊肉得放很久才有腊味的。但是那时候的腊味,是时间炮制而成,是乡村农民的辛勤劳动的风霜,是贫穷乡村人一年的期待和希望,以及口粮。这是城里人随意匆忙所不能复制的,所以我也在离开乡村后很久都不曾吃过这种最纯正的腊味了,惦记了很多年。如今终于再次尝到,心愿满足,也不枉此行了。

腊排骨和香肠比一般的地方要贵些,要十五块钱,但是在我心中它是无价的,所以我连着吃了好几串。而且在峨眉山上,每家店都有这样的腊排骨和香肠,倒给我艰辛爬行的一点慰藉了。

这腊排骨和香肠的味道确实好,不过我更喜欢吃腊排骨,而先生偏爱香肠。当然店里还有很多凉拌菜,腌制的咸菜,还有抄手米粉面条,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烤鱼和烧烤。

凉拌菜和腌制的咸菜就不用说了,和成都的一般样,我自个儿也常弄,倒是没什么了稀奇的。而烧烤品种不太多,似乎就只有七八样,而且不怎么新鲜,没有我爱吃的金针菇茄子魔芋,所以果断放弃了。至于面条抄手之类的,就更加不需要了。

烤鱼也和平常差不多,不过我平时基本没怎么吃烤鱼,所以可以尝一下。于是点杀了一种店家推荐的听说是特产的鱼,个头不大,就一斤多吧。价格也不便宜,八十多块一斤的,也要花一百多块钱一条。

我们先吃着腊排骨香肠,慢悠悠的品尝这纯正的腊味闲聊。在等候烤鱼中我们交换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倒也是蛮惬意的。在他乡我们就是自己人,我们彼此相伴,分享快乐和感受,成了结伴旅行的一种乐趣。不管怎么样,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们意识到我们在一起真好。

在他乡,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周围都是陌生的人,我们的感触更加的明显。难怪情侣都要一起旅行一段日子,这样能快速增进感情,去掉彼此的隔阂。彼此才能相处愉快,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分手。

闲谈的正开心,店家把鱼烤好了。是用的长方形的铁盘装的,中间圆圆的鱼团,似江团,又似鲳鱼,也不厚。鱼下边铺了一层土豆藕片这些平常用的拌菜,还有很多辣椒,看起来很不错,精致又香。

我抢先尝了一块,鱼嫩嫩的,很细腻,也很入味。辣的麻的咸的都有,味美而不腻。鱼刺也不多,吃着方便,比起腊排骨和香肠,这道菜也算不错的了。

吃饱喝足后就去外边溜达溜达,看看这些店面,以特产居多,特别是峨眉山脚下边。有像刚才吃的餐馆特产饭食的,多是一些小吃之类的。还有就是商店里摆放的,由袋子装好的一些干东西,也多是食物,不过风干了的牛羊肉,鱼肉这些。还有一类就是一些佛珠手串饰品之类的一些小玩意,也满满的堆了一个大店铺。

这些特产品种,似乎每个城市每个旅游景区都有,而且似乎样式都差不多,只是价格略有差别,估计是景区位置和名气的不同吧。这些东西对于在成都住惯了见多了的我来说,倒也不稀奇。我想很多四川人都不太热情,倒是外国人很喜欢吧,这样的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值得收藏。而峨眉山旅游的外地人,外国人都很多,所以也算是有市场。

所谓物以稀为贵,人们总是偏爱稀奇的东西,钟情于少见而又奇特的事物,不管它是否值得,是否有用。而旅游,不也正是去见识别样的东西么,这就是旅游的价值所在啊。至于旅游景区的特产,不过是去旅游的附属品罢了,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转了一圈,街上的格局布置和所卖之物皆和成都相差无几,甚觉无趣,便早早的回到酒店休息了。心中唯有惦念圣洁的峨眉山,惦记了几年一直没空去而搁置,如今倒要好好欣赏品味一番,也不枉远道而来的辛苦。

好好的睡了一觉,便觉精神抖搂,心中充满了对峨眉山优美风景的期待。穿衣洗漱,准备好要带的物品,去楼下吃早饭。早点也挺多的,而且也有爱吃的腊排骨和香肠,要了一根,再吃碗豆花也就差不多了,付过钱就向景区走去。

中途有人向我们兜售竹竿和铁爪,竹竿很小,两根手指粗,大概有我大半身高那么长。铁爪就是铁的有点像马蹄爪,上面栓了两根绳子。我们不明白这是做何用,还是卖竹竿的叔叔给我们说,山路上多积雪,路非常的滑,非得要绑上雪爪方能稳住,还得撑着竹竿才能走动。

如此说来当是很艰险了,要是脚滑了掉下山可不得了。本来出来游玩,结果还有生命危险,想想心里都有点虚。不过来都来了,还惦记了那么久的,只得硬着头皮前去。于是我们买了两幅雪爪,两根竹竿,去了景区门口。

远远看去,峨眉山山体很大,也很高,直耸云端,山上就是云层,看的不真切,特添了几分神秘感。我们就这样探寻而去,像是探寻云烟深处的那一片清宁。郁郁葱葱的,不知是否有隐士而居,或许可饮一杯清茶,聆听一段心语,解一段佛缘。

走进山门,一座塔楼矗立在那,塔楼有好几层高,越往上塔体越小,到顶上就只有塔尖直立。塔楼上立一块匾额,写着峨眉山字体。笔画豪迈苍劲有力,为此山平添几分旷达之气。

而另一边是一座小山,山上长满了树,非常的青翠。面对我们的是一面山壁,有瀑布顺流而下。山壁下是一汪清泉,山壁和清泉都不大,显得很秀气。而瀑布一则有一块石壁,自上而下写着秀甲天下四字,笔画秀气诗意。这一座小山,青翠欲滴的树,瀑布,清泉和题字,无疑不显秀气之满山。

是以还未进峨眉山,无数远道而来的游客便为此山的旷达和秀丽之气所倾倒,就如陈年老酒还未开封便有醇厚酒香溢出。山前便已如此之美,那么山中呢?恐怕更令人惊喜吧,满满的期待。

我们随着游人,顺着山道往上走去。山路是一步步的石梯,干净而平滑整洁,未见一片落叶。想是有山上工作人员打扫的缘故,倒是让行走的游人看着舒服。

每隔十步或几十步左右就有一块非常宽的石板,刚好走了几十步有点累了,可以歇息一下。而且都是往上走,走多了难免有点心里紧张害怕,毕竟是高山,这样正好给身心一个缓冲。设计修建山路的人倒有先见之明,也体贴入微,连路人的微小感受都照顾到了。

山路两旁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草丛,各种品种的,对于大城市里满目高楼大厦的我们倒也是新鲜极了。一路走走停停的欣赏风景,看看绿树,享受个不停。偶尔还能见到寺庙或是亭子,设计的都很好看,有着古典建筑的风格,也与城市的高楼别具一格。

我们俩相携向前走,随着人流,顺着山路。走向峨眉山中,走向那一片青翠和清宁。怯掉尘杂,走向灵魂深处的自然之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有故事,你有酒吗?4峨眉山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