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或墓地一趟的话,你可能会感觉到生命不应该只是现在的样子。”
昨天去医院看医生,抽血做检查。
我抽了血,护士让我用医用棉线压住,免得血涌出来,我照做了。
医院人流涌动,我坐在旁边看人来人往,一遍观察这川流不息的人群,一般压住我的左手臂。
本来我觉得自己抽血做检查,挺衰的。没想到我旁边看到一个穿着初中生服装的男孩被父亲拉来扯去做更多的检查。瞬间觉得,自己不能太矫情了。
这时候,小伙子过来坐我旁边的一个空椅子,然后低下头,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
不知道过了几分钟,小伙子还是没有抬起头来。
因为他的上衣上有帽子,而他一直戴着衣帽的缘故,显得整个人更是无精打采。
不知道过了多久,小伙子终于被他老爸叫走,走到了拐角处的抽血处,结果是排队去抽血去了。
看着别人做更多的检查,相比之下,我抽血已经不算什么了。
我顿时感觉自己没有那么衰了。
这时候,又有两个人走过来,停在我旁边的检验科。
一男一女架着一个在哭的小女孩。
小女孩估计不想来医院,但是生病了不能不来,结果就哭成一坨。
在医院待着的时光,感觉世界那么慢。一切都慢起来了,没有那种快节奏感。几个小时,好似过了几年一般。
即使医院置身于深圳的中心,也没有感觉到丝毫的喧闹。
其实,医院总是忙碌的,从来不缺喧闹。
不时有一些来医院看病的小孩穿梭其中。
更有跑步去主任医生那里询问结果的夫妻,陪父母亲人来医院的家属,围着自助打印机在等待打印检验单的人们。
只是你一来到这里,就感觉整个人坍塌下去,感觉不到那种活力。
来到这里,你就是一个病人,你需要人照顾,需要问诊,总之你很难打起精神。
我记得当年报考高考志愿的时候,我妈妈你报考医学吧,做个医生或者护士,就好了。
我当时很快地拒绝了。
小病来医院,治疗一下,就能够很快康复。
尤其是白色的服装总给人一种温馨感和亲和力。
但毕竟这里也是有疾病、事故经常发生。
有一些抢救的生命无法挽回。
更要命的是,我怕血,更准确地说,是晕血。
要是在手术室上晕菜了,那医患关系不是更加恶劣。
想到这里,我毅然决然地很快断了我妈当年让我报考医学的念头。
人这一生,很难没有大病小痛的,总得往医院跑几趟。
每次去之前,都感觉自己的一点问题,就是天大的事儿,来到医院看到那么多有各种疼痛的人,忽然发现,好像没有那么悲惨了。
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人在承受着更大的疼痛。
比如那个怀孕的妈妈,大肚子一个人来医院做体检,旁人都能够体会她的不易;
比如隔壁的一个老男人,被一个兄弟扶着肩膀才得以一步一步地往前走,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看到医院川流不息的人群,忙碌的身影,闲坐在椅子上的我,却联想到了墓地。
医院和墓地都是两个让人刻意逃避的两个地方。
不记得哪一个作家曾经说过他经常一个人去国外的墓地走走。
每次去国外瞻仰那些伟大的作家、艺术家和其他领域的人物的时候,都会去他们的墓地走走。
一想到一切最后都是归于一抔黄土,他的心里就沉静了一些。
医院是我们的来处,墓地是我们的归处。
一生都受到他们的羁绊。
偶尔到医院来做个检查,也能让人变得深沉。
因为平日也很少去医院,所以在医院待着的那么几个小时,也放佛几个世纪之久。
医院都居于闹市,就在我们相距不远的地方,偶尔我们还要去做个访客,却总是让人感觉它们是属于另一个世界。总感觉有点缥缈,有些遥远。
如果人间是生活气息浓厚的, 医院就是一个能够掩盖生活气息的地方,甚至迷茫着死亡的气息。
对于胆小且富有想象力的人而言,就连医生的白色帘布后面,都能幻想出,是不是藏着一个不知其名的怪兽。
在这里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人的脆弱、死亡、终极意义等名词,这是其他地方无法给予的一种极端体验。
医院里虽然大白天也有灯光,但总感觉有些阴冷的气息,那是一种生命力脆弱的表现。在这里,每个不得不来这里的人,都是因为身体或者生命受到了大大小小的挑战。
当我坐在椅子上,压着自己的手臂,防止血喷涌而出的时候,保证自己的左手臂一动不动,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右手把手机从包包里掏出来的。
拿出手机,上个网,聊聊天,社交一下,又回到了我们熟悉的那个热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