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00 《找寻逝去的自我》(六)

第四章 曲面镜中的影像:记忆的歪曲(2/2)


56/100 《找寻逝去的自我》(六)_第1张图片
我在南极圈定的闹钟  你是印度洋误点的风

源记忆之变幻不定

1.准确的回忆通常强烈地依赖于我们能否正确地回忆某一事件于何时何地发生的能力,这一过程被作者成为源记忆(source memory)。

2.误导性信息并不能消除原始记忆,若测验适当,结果会表明,被试的原始记忆仍然存在。

3.对信息来源的回忆能力,构成了我们对记忆和幻觉、想象等的分辨能力的核心基础。(寄信的例子)

4.标记效应(scale effect),一种常见的记忆歪曲现象。我们是以所回忆的其它信息如物理环境的背景特征为基础,来推论并建构某一事件的发生时间的。

5.人们在回忆某些事件的精确日期或其它原始信息时所产生的失误,反映了我们人类外显记忆的一个重大弱点,即构成我们某一日常经验的各种视觉、听觉、意义等的信息,并不总是被结合在一起而构成一个单一的整体。

6.当人们从一不可信赖人那里获得某一知识后,虽然当时嗤之以鼻,但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却忘记了这一知识是从一个不可信赖的人那里获得的,那么他们便会不适当地受到这一知识的影响。因为我们习惯从这种熟悉感和知道感中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对幻想的记忆

1.源记忆失忆症(source amnesia):虽然能够掌握新的事实,但关于是从哪里获得这一事实的来源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记忆。严重的源记忆失忆症患者都是额叶受伤的人。他们同时也表现出对时间信息的记忆障碍(如事件的呈现顺序)。

2.裂脑者研究表明,左侧大脑半球通常发生误认的,是那些与先已呈现的单词或图片具有相似性的新异的测验单词或图片;而右侧大脑半球则只能记得那些与先已呈现的单词或图片完全一致的测验单词或图片。左侧大脑半球能够进行推理和联想,因而易于产生记忆歪曲;而右侧大脑半球所能保留的,是未加任何修饰的、更为真实的原始表象。

虚构的陷阱

儿童的额叶发育最为迟缓,直到青春期以前,他们的大脑额叶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一位司法行政官的回忆

记忆的脆弱易变,在一定程度上可归因于如下事实,即我们对某一往事是什么及其发生于何时何地的回忆活动,虽看似轻而易举且肯定、明确,却依赖于不同过程之间的微妙的相互作用,而这些过程我们却很难加以自觉和控制。但是记忆活动的错误和歪曲并不构成我们记忆生活的普遍现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56/100 《找寻逝去的自我》(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