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死亡游戏”吗?
你能想象有天会被朋友手拉手带去死亡陷阱吗?
最近在美国俄亥俄州发生了一则小学生游戏伤人事件,令人震惊的除了事件本身外,还有事件当事人的年龄:只是10岁的孩子。
这个游戏名为“Tripping Jump Challenge”(跳跳挑战),既然是小孩子都可以玩的游戏,那其规则也必定是非常的简单。
游戏开始前,会有两个人事先知道这个游戏的主旨是“绊倒第三人”,而他们需要找到第三个“被害人”,告诉她假的游戏规则(挑战游戏、跳起拍照、看谁跳的高等)。
游戏开始时参与游戏的三人将并排站立,就在大家喊“1,2,3”开始起跳时,左右两名“知情者”便会伸腿绊倒中间不知道真正游戏规则的人,使其突然失去重心而摔倒在地上。
图片中的人名叫Bonner,是俄亥俄州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也是本次游戏的受害人。
同学之间做游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谁也没能料到,一次来自好朋友的游戏邀请,竟是一场危及性命的“死亡游戏”。
跌倒的那一瞬间,Bonner的后脑重重的摔到了水泥地上,险些命丧当场。
事后学校医护人员联系其家长称,孩子在和同学玩“绊倒游戏”时在操场上受了伤,脑后肿起一个大包。
在校方提出是否提出指控时,只知道受伤但还不知其为何受伤的孩子妈妈,开始一头雾水,不就是玩个游戏受伤,怎么还涉及到指控了?
直到她看到了他们玩游戏时录下的视频。
“这是一次非常非常严重的恶作剧,感觉像是在进行攻击”,孩子妈妈悲愤的说道。
随后学校对该游戏参与同学进行了纪律处分,也给在校生家长发来了一份声明。
声明中一来是表示学校将加强学生对于社交媒体挑战严重性及危险性的教育,二来是希望孩子家长能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强化教育,并与他们探讨如何做出最好的决定来保护自己。
要勇于对那些把自己的安全置于危险境地的朋友或同伴的压力说“不”!
而这个可怕的挑战却被无知的少年们拿来“开玩笑”。
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一位妈妈也贴出了自己的孩子因为被邀请参加这个恶作剧而摔得鼻青脸肿的照片。
孩子母亲表示,孩子在参加挑战前并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而且邀请他的男孩是他认识了很长时间的好朋友。
因为是朋友,所以他无条件的选择了信任;因为信任,所以被伤到遍体鳞伤。
这还是小孩子嘛?这恐怕是真的魔鬼吧。
而该挑战游戏在19年11月时已产生了悲剧,年仅16岁的巴西女孩在该项挑战中死亡,年轻的生命也就此陨落。
突如其来的摔倒,很可能造成脑震荡、颅骨骨折等病症,严重的还有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脑损伤、瘫痪甚至死亡!
这种无脑挑战,还非此一例,比如发生在湖南的一起大学男生小汤(化名)因追求游戏一时的快感,而导致的重型颅脑损伤事件。
节后小汤及舍友返回宿舍,说起了听闻的一则国外流传的“死亡游戏”,一时兴起小汤决定第一个尝试。
“死亡游戏”的大致过程为:蹲下来,深吸一口气到不能再吸,然后吐出一口气到不能再吐,连续三次。然后憋气,起身,背靠墙站立。让他人马上用力按住心脏部位,几十秒后,体验者就眼前发黑,并体验到一种欣喜感,逐渐失去知觉。
一系列操作之后,快感是体验到了,而一旁的室友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小汤就失去了意识瞬间倒地。
被送到医院后,医生的诊断结果为:颅骨骨折、蛛网膜下腔出血,是非常危险的重型颅脑损伤。
“死亡游戏”会在昏迷的前一刻让体验者产生快感,而这快感与吸毒所产生的类似。就算没有倒地后的损伤,经多次体验大脑也会出现不可逆的慢性损伤。
什么游戏不好玩,非得作死玩这个,活着不好吗?小小年纪体验什么快感,明明是体验快死的感觉。
还有一个2017年,源于俄罗斯的自杀式游戏。你或许曾有所耳闻,它的名字叫“蓝鲸”。
听着是个可爱的名字,却被赋予了血淋淋的真相。
该游戏的丧生者也都是花样年纪的学生,比如一同从一栋14层高的公寓楼的屋顶坠落身亡的,15岁学生Yulia Konstantinova和16岁学生Veronika Volkova。
而“蓝鲸”挑战就像是个恐怖组织,你一旦加入就不可退出。
在加入游戏初始,女性玩家会被索要裸照作为威胁,如果退出就被发到网上;而男性玩家则会被索要身份证照片和家庭住址,如果退出就被追踪到家。
加入群组后,他们每天都会在群里发布任务,一共50个。
“每天凌晨4:20起床”
“看一整天恐怖电影”
“在胳膊上用刀刻出鲸鱼图案”
……
而一切任务的终极目标就是:自杀。
剥夺你的睡眠,让你精神与身体受到冲击;
看一天恐怖片,让你长期处于压抑心理下;
刻画鲸鱼图案,让你肉体感到疼痛,心里对组织有认同感与归属感……
说白了就是无限洗脑,让你精神崩溃,赞同他们的观点,走入他们一步步精心设计的陷阱。
最终,年仅21岁的“鲸鱼”死亡游戏的发起者被捕,但仍有数十名青少年因此游戏而丧生。
审讯时,他面带微笑地说:
“我只是在帮社会清除垃圾。”
“那些死于蓝鲸游戏的小孩,都死得很高兴的。”
“他们不过是一些生物垃圾,他们对社会没有任何价值,没有人在乎她们死了会有什么后果。”
以己之愉悦夺他人性命,你当自己是阴间使者还是能掌控世间的天帝?
虽“蓝鲸”案告一段落,但它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小觑的,包括美国、英国、阿根廷、墨西哥等在内的多国都受其影响,向家长发布警告:注意孩子的网络社交。
2017年,这种邪恶游戏也流入了中国,随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多个类似QQ群,经网友举报,因涉嫌组织、教唆他人自杀自残最后被QQ封杀。
但可怕的是这种“死亡游戏”并没有因此停止,2018年竟改头换面,卷土重来,它就是——恐怖女孩Momo。
这款被称为“新蓝鲸”的游戏,始于Facebook专页,而它的扩散主要借助于WhatsApp向网友发起挑战。
它会先鼓动你打电话给一个陌生号码,一旦你打给这个号码,屏幕中就会惊现一只可怕的姑获鸟,跳出来跟你聊天。
据许多用户反馈,在向"Momo"发送信息后,她会发回暴力图片或威胁短信,甚至还有人个人信息被泄露,并声称已经操控了你的手机,并以此为威胁,让你去自杀。
而后据阿根廷媒体报道,有一名12岁女孩疑似因“Momo游戏”而自杀。
邪恶游戏固然是可怕、可憎、可厌的,但更需要被教育的则是未经世事的青少年。
网络环境的有效净化,学校细致入微的教育,家长耳濡目染的叮咛,都是能将青少年拉入正轨,远离邪恶游戏的有效方法。
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就不会造成他们的无知与无畏;给孩子一个温暖且阳光的成长环境,不要让他们在“阴暗”中成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把你不喜欢的“恶作剧”强加给当你是朋友的小伙伴,别把无知当作理所当然。
别被无知蒙了眼,别因无畏丧了命。
(部分资料源自:WCNC、Google、中国新闻网、The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