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日记·学习永无止境

2017年10月6日  八月十七  星期五  晴

(一)认识芦笋

今天中午第二期的亲子活动营结束了,下午是自修时间,得整理之前的照片编辑公众号内容,以及接下来的一些学习安排。小雷在群里发消息说农民师傅们,在移栽芦笋了,让我们去学习一下。

来书院之前只是吃过芦笋,但是长啥样,还是不清楚。来书院后,常来到菜地看到它们,渐渐觉得熟悉了,不过还是和很多人一样心里嘀咕“这细细的叶子下怎么长出果实呢?”听小雷说,这个是苗得移栽,所以一直期待着移栽的这一天。今天终于看到了,我们来到红薯地,师傅们正在栽种芦笋苗。栽种前的芦笋苗根部全都泡在荆条叶子的水中,好几个小时了(一上午),为的是保护根部不受害虫侵害。听师傅介绍,芦笋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石刁柏,秋天移栽,冬天地面以上部分凋零,第二年春天重新长出来,夏天就可以收获了。其未出土的呈白色称为白笋, 出土后呈绿色称为绿笋。

往常觉得蔬菜都是一年生植物,两年生就很神奇了,而且还有多年生,枯后又长,如此循环往复。生命的世界总是如此神奇,大自然是伟大的工程师,学习真实没有止境,充满着无数的惊喜呀。

耕读日记·学习永无止境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耕读日记·学习永无止境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二)站桩打坐、说文解字与讲课

晚上上了一节很有意义的“文化课”。沈老师昨晚先指导我们站桩、打坐的基本练法,并且做了示范和练习。今天我们跟着沈老师的口令,一起再做了一遍。沈老师还邀请了张明亮老师来给我们做指导,指出我们不到位的地方。张老师提到,得保持身体中正安舒,站桩需要我们三个注意,“一是我们头要上顶、二是臀部要下坐,三是脚要上拔”,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刚开始手比较冰凉,站桩到位、气息调节顺畅之后,慢慢手就热了起来。

随后沈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北师大一位衡同学的“快悦读书法”实践心得,他一天时间快速浏览了200本书,找到自己喜欢的几本书。从刚开始觉得可能会犯困,到后面发现原来有了目标、能够找到自己所爱看的书,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反而觉得很轻松。我们也做了“快悦读书法”的实践,虽然时间长了些,但也是发现脑袋里面库存多了,对书更有着一种喜欢和期待,有一个个未知的世界值得去探索。

接下来,我们书院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员分别做了“说文解字”的PPT分享。沈老师从我们上台讲课的问候、介绍、正式讲解、结束、感谢等每个细节开始,逐一指出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优点。我存在的问题有,讲解的时候底气不足、不够清晰有力;内容方面,啰嗦无关的文字不少,没有合适的主题配图,没有进行相关文化方面的拓展,一些字体也不够大。这些都是要在平常就开始注意,开始改变的。

生活里总有很多未知,有很多挑战。也正是因为这些,才不断激发我们学习的热情,学习没有止境,加油!

耕读日记·学习永无止境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附:陪伴我们一起学习的七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耕读日记·学习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