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启示录》|与司马光的跨时空对话

《资治通鉴启示录》|与司马光的跨时空对话_第1张图片

学人新书,作者讲书。

第8期,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张国刚教授,为您介绍他的新书《资治通鉴启示录》。


《资治通鉴启示录》|与司马光的跨时空对话_第2张图片
《资治通鉴启示录》张国刚●中华书局


毛泽东一生读了17遍《资治通鉴》,并认为中国有两部大书,即《史记》与《资治通鉴》。相较于《史记》,《资治通鉴》以294卷(不包含《目录》和《考异》)的篇幅,记载了战国时期至赵宋建立前共1362年的历史(若加上倒叙则超过1400年),涵盖了“二十四史”中十九部正史的内容。其内容之深厚、史实之繁复,是《史记》不能比的。《四库全书总目》用了八个字来评价《资治通鉴》:网罗宏富,体大思精


《资治通鉴启示录》|与司马光的跨时空对话_第3张图片
《资治通鉴》司马光●中华书局


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宋末元初学者胡三省则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可见,《资治通鉴》是一部不可替代,更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著作


由于《资治通鉴》浩繁的史实记载与艰涩的文字,常常使读者望而却步。有鉴于此,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张国刚教授潜心研究《资治通鉴》数十年,历时6年,终于完成了《资治通鉴启示录》一书。张国刚教授通过“认人、济事、悟道”角度,重新整理古代要事的发展脉络,从人物与事件的交互关系中总结出有益于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资治通鉴启示录》|与司马光的跨时空对话_第4张图片
张国刚教授


《资治通鉴启示录》全书分“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后梁纪•后唐纪•后晋纪•后汉纪•后周纪”八个部分,每部分下分若干章节。作者还将文中有关修身养性、为人处世、治国理政、家风家教等具有启发性的语句提炼出来,共计122条,并以灰色底框的形式置于页面右侧,重点突出,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资治通鉴》的现代价值。


比如以下书摘:

领导力修炼的核心内容在于出主意(决策)、用干部(用人)。——周纪•第四节《和而不同:子思的忠告》)


改革的目标设计是否合理,改革的依靠力量是否足够,改革的措施是否切合实际,改革的部署是否有序而坚定,改革的成果是否能让多数民众分享,都是决定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汉纪•第六节《王莽新政:改革失败的反思》)


不管有多大的本事,都应该谦虚谨慎。谦虚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应有的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事的方式。——隋纪•第三节《从“意气风发”到“纸醉金迷”:隋炀帝的大业时代》)


礼法最重要的内涵就是家庭规范,讲求孝悌和睦,尤其是孩子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唐纪•第十一节《日落长安:唐宣宗时期的政治》)



这些启示体现了学者的高度、思想的力度、面向的广度。


此外,本书的语言风格通俗晓畅,分析鞭辟入里,让读者有亲临现场聆听张教授讲课的感觉。


《资治通鉴启示录》|与司马光的跨时空对话_第5张图片
张教授讲课


比如作者在谈论秦二世的时候这样写道:


扶苏与胡亥有何区别?虽然史料的记载不多,但还是可以看出二人境界、格局的重大差异。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持反对态度。嬴政治国的重大错误之一,就是没有及时转变政策,经营好思想与文化。扶苏却看出了这一点的重要性。扶苏是儒家的拥趸,胡亥是学习法律出身。这位赵高的得意门生即位为“二世皇帝”之后,都做了一些什么呢?秦二世元年(前209)四月,也就是即位之后大半年,二世巡游全国一趟后,回到咸阳,对赵高说: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啊!既然我已经君临天下,富有四海,我很想“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快快活活地过一辈子,你说可以吗?就二世这副德行,秦朝怎么好得了?秦始皇是有雄才大略的帝王,秦二世却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


《资治通鉴启示录》深入挖掘《资治通鉴》中有关修身养性、治国理政、为人处世、选人用人、家风家教等方面的历史智慧和现代启示,对于改革中的刚性与柔性、人生职场上的进与退、军事斗争中的奇与正、权力平衡中的轻与重、驾驭部属时的宽与严、政治生涯中的方与圆等国人经常讨论的问题均有独到论述。




*以下访谈内容是采访张国刚教授的视频精华扩展,不是视频文稿的誊抄


以明:您这本书的结构是遵循《资治通鉴》的顺序吗?

张国刚:这本书的结构还是按《资治通鉴》前后的时间顺序,因为“通鉴”这本书它是个编年体,编年体就是按一年一年往后写。可是我们要讲给读者的时候,你是很难做编年来写的。比如“安史之乱”将近八年,你一年一年,那是没法的……读者是不接受这个东西的。所以我是按编年的顺序来写,但是一个事情涉及很多年,我就必须把它集中一下,这是作为一个集中的处理。


《资治通鉴启示录》|与司马光的跨时空对话_第6张图片


以明:您有同类主题的书籍推荐吗?相较而言,您这本书的新意和特色是什么?

张国刚:我推荐《文白对照资治通鉴》和《通鉴纪事本末》。我这本书跟他们不一样的是什么呢?我也不是选文的选本,也不是完全故事的汇编,也不是像柏杨的原文用白话来解读。我是把《资治通鉴》里面的,前面从智伯,后面到赵匡胤,这整个1362年,294卷里面我认为的,在这个阶段重要的人和重要的事,做一个每个问题相对独立的这么一个类似《纪事本末》的这么一个解读。第一,它比较系统,第二个,每篇它构成一个独立的人物和事件的分析。


《资治通鉴启示录》|与司马光的跨时空对话_第7张图片
《通鉴纪事本末》●中华书局


以明:您认为本书适合哪类读者?

张国刚:我觉得这本书适合广泛的群体阅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读我这本书,说读得很过瘾,那么高中的学生更不用说了。还有一些社会上的精英,他们读这书感觉非常过瘾。学校课堂上讲的史实会比较严谨一点,但我这本书可读性很强,而且故事一篇一篇的。不能说包罗万象,至少说把我认为重要的一些人和事都罗列进去了,同时精彩的故事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是他们说的,让人想一直读下去。




2019年11月17日是司马光诞辰一千年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读懂《资治通鉴》

诚意推荐

《资治通鉴启示录》|与司马光的跨时空对话_第8张图片


想阅读《资治通鉴启示录》全书?

想看《资治通鉴启示录》作者张国刚教授的独家采访视频?

欢迎关注“以明读书会”公众号

打开历史消息,查找《资治通鉴启示录》即可获取采访视频和书籍内容~

在以明,一起读好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资治通鉴启示录》|与司马光的跨时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