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认识和了解 Angular.js

怎么样快速了解AngularJS?

相信很多初学者都有过或者类似的疑问,其实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每个人的技术背景、工作经验等等都不经相同,所以学习AngularJS的切入点肯定也就不同,我之前初略使用过knockoutjs,当我第一眼看到AngularJS的Helloworld案例后,顿时就被声明式的语法和强大的双向绑定特性所吸引。

其实AngularJS的官方网站首页的几个例子已经很好的展示了AngularJS的一些特性,下面我就从几个例子一步一步的讲解AngularJS吸引人的东西并且实际项目中是怎么使用ng的。

  1. 首先还是从第一个经典的Hello world 案例说起,如下HTML(如果你在墙外,可以直接访问https://angularjs.org ,右边就有运行效果)。

    
    
      
       
      
      
        

    Hello {{yourName}}!

    会一点HTML的人都知道,这个界面有个input输入框,下面有个

    的标题,内容是 Hello {{yourName}}!

    实现的效果是:当用户在input输入框输入内容时,下面的h1标题内部实时显示 ”Hello 输入的内容!"

    与普通的HTML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 html标签上加了一个 ng-app属性,意思是整个HTML都属于AngularJS控制;
    • input输入框加了一个 ng-model="yourName",这样就表明input的value与内存中的变量yourName是双向绑定的,在输入框输入”world“,内存中的yourName变量就变成了”world“,反之亦然;
    • h1标签内部有个{{yourName}},这个表示内存中的yourName属性和h1节点的内容实现了双向绑定,yourName为”world“后,h1的内容就会变成”Hello world!“,"{{}}"是ng的表达式。

    传统的做法:

    在input上添加change事件,当触发change事件后,获取input输入框的内容,再组合字符串,通过DOM操作修改h1的innerHTML,前提可能要给 input和h1加上id或者name属性。
    通过这个例子.

    大家应该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AngularJS的优势了,不用写一行JS代码,就能实现一个很完美的功能。

  2. 上面的例子只是展示了一个简单的双向绑定功能,AngularJS既然是一个MV*框架,上面说的yourName是Model,HTML是View,那么*(Controller或者ViewModel)去哪了?我稍微修改下上面的例子:

    
        
        
            
        
        
            

    Hello {{yourName}}!

    可以看到我修改的地方:

    • 在div上加了一个ng-controller="testCtrl",表示这个DIV内部所有元素都属于testCtrl管辖;
    • 同时script加了一个函数testCtrl,这个函数有个$scope的参数,并且函数内给$scope.yourName赋了一个”world“的值,而且还有个clearInputValue函数,这个$scope大家可以理解为ViewModel,ng Model的载体(或者说上下文),所有模板中使用的ng变量都在$scope上,初始化给$scope.yourName赋值说明input输入框的Value默认就为”world“;
    • 界面上多了一个Button,button上有个ng-click="clearInputValue()",ng-click表示给这个Button绑定了一个click事件,点击Button执行clearInputValue函数,这个函数给$scope.yourName赋值了空字符串,清空了输入框的值。

    从这个例子中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AngularJS是怎么样实现MV*的,具体传统的做法大家可以自行在脑海中想想,ng的实现方式是不是更加的简单,至此你有没有被ng所吸引???

  3. 大家看了上面的例子后,或许有些人就开始疑问了,每个controller绑定一个函数,这个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scope,所有的数据和方法都在$scope上下文里面,而且这个函数是全局函数,如果界面上有很多controller呢?不会有很多个全局函数吧?(注意:这种全局函数的方式在1.3.x版本后已经被取消了

    哈哈,其实ng早就想到了这一步,ng有自己的一套模块加载机制,而且还引入了依赖注入。

    我再次修改了上面的例子:

    
    
     
         
         
     
     
         


    我是菜单1里面的内容
    我是菜单2里面的内容
    • 我给ng-app指定了一个名称叫”app“,同时js代码使用angular.module("app", []);定义了一个名称为”app“的module,同时用这个app module 的controller方法定义了一个testCtrl;定义module函数是angular对象上的静态方法,第一个参数传名称,第二个参数是一个数组,这个数组表示这个module所引用的其他module,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没有使用任何其他的module,所以传入一个空的数组,如果第二个参数不传,表示获取名称为”app“的module;
    • 这个例子是大家在项目中经常遇见的菜单模块,页面共有2个菜单,默认选中菜单1,当选择哪个菜单,下面的内容区域就显示选中菜单的内容,同时菜单的样式需要修改为选中状态;
    • 关于显示哪个内容区域我使用了ng-if="currentMenu == 'menu1'"ng-if="currentMenu == 'menu2'",顾名思义,ng-if意思是如果表达式为真编译并且显示ng-if内部的模板元素,如果为假,不显示任何内容;
    • 至于选中菜单的样式,我使用了ng-class="{'active':currentMenu == 'menu1'}",意思就是currentMenu 为menu1时添加class ”active“,否则没有任何样式。

上面的3个例子,很好的展示了如何开启一个ng的web,并且如何模块化的使用ng,如果你都看懂了,说明你已经掌握了如何使用ng-controller、数据的双向绑定,写模板,并且初步接触了很多内置的指令(如:ng-app,ng-controller,ng-model,ng-if,ng-class,ng-click)。

说实话,你已经会了很多了。

当然ng还是有很多东西等你慢慢发觉,如:

  1. 用ngRoute模块写SPA(单页程序);
  2. 还有更多丰富的指令,学会自己封装自定义指令;
  3. ng的过滤器功能(Filter);
  4. ng的表单验证功能;
  5. 使用ng的服务功能(service、provider和factory);
  6. ng scope树形结构,并且在不同控制器之间通过事件发布订阅机制通信;
  7. $http和$resource模块与服务端API进行交互操作;
  8. 使用animate模块做一些动画特效;
  9. 单元测试。

说明:上面的例子为了展示方便,所有的js css 都写在了html页面里面,实际项目中应该分开写在独立的文件中。

最后的例子

大家可以根据上面学到的知识,自己做个todolist的例子,默认界面上有2个todo,一个完成一个未完成,每个todo前面有个checkbox表示是否已完成,下面有个输入框和添加按钮,输入内容点击添加则列表上会多一个todo。大家可以先不用看下面的代码,自己尝试做一下,这个例子需要用到的几个directive:

  • 表示循环todos列表,在li标签内部就可以写模板语言显示每个todo的内容,如{{toodo.text}}

    代码如下:

    
    
        
            
            
            
        
        
            

    Todo

    {{remaining()}} of {{todos.length}} remaining [ archive ]
    • {{todo.text}}

    上面的输入框和按钮其实用下面的代码也能实现

    
                    
    

    之所以官方的示例中用了

    实现是为了实现输入内容后直接按Enter键也能提交。

    我们也是在做 Worktile 的过程中对Angular.js一步步了解的,那些Angular.js必踩的坑也都一一踩过,毋庸置疑,Angular.js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前端MV*框架。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带给正准备使用Angular.js技术的你一些帮助。

    之前文章发表的链接:http://www.ngnice.com/posts/205af1ea1e13d2

  • 你可能感兴趣的:(angular.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