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感悟

突然对聊天这件事情有了一个感悟:聊天从状态上来分分为深入聊和闲聊,从形式上来分分为多人聊和一对一聊。

所以这种二分法之下,一共其实有4种状态:多人闲聊、多人深入聊、一对一闲聊、一对一深入聊。

发现其实不同的状态形式下,适用的规则是不完全一样的。不能被一些固定的框架框死,要不然会在真正的聊天中被束手束脚,生硬套方法,导致没法正常聊天。

一,比如封闭式问题一定是糟糕的吗?在闲聊状态,不管是多人还是一对一,有时封闭式问题不仅不是糟糕的,甚至还是必要的,因为大家互不相识,可能思维还处于迷茫状态,还一头雾水,需要有一个偏重生活化内容的封闭式问题来锚定注意力。若是开放式问题,可能让别人根本接不住,没思路,答不上。

二,比如一个人说话的时间一定不能过长吗?要是在一对一深入聊的状态下,一个人愿意长时间讲他自己的经历,其实是聊得好的表现,证明走心了,这可能就是要交上朋友的节奏了。当然,如果是一对一闲聊,而且两个人的关系还不够亲近的话,一个人长时间把话题握在自己手里确实是不好的,得看情况。

三,有时候闲聊时,甚至其实不需要回应,直接提问反而更好。比如人家说他上周到哪里做了什么事,这时候根本没法强行回应,一是因为他就是描述一件事实,暂时没有展现什么情绪,而你也不一定有和他一样的经历,所以你没法回应,只能提问。

四,有时候深聊时,甚至可以不提问。因为别人当你是知己,可能还有很多想要继续跟你说的内容,你能准确回应就已经很好了,人家会因为你的理解自动产生更强的分享欲,你提问可能反而带偏了方向,扰了别人的兴致。当然,看情况,要是你不问别人就不知道继续说了,你就可以问一个开放式问题。

倾听、回应、提问整套逻辑,需要熟练掌握,但整套完整使用的情形是有限的,需要自己分辨。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天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