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上册(卷二)第三十七封打卡(总75)(收集版)2019.11.4

《曾国藩家书》上册(卷二)第三十七封打卡(总75)(收集版)2019.11.4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刻意读书,点亮心灯”,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 32李萍】打卡记录:

阅读时间: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共读第155天。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二“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正月初三日 致父母书第380-385页,上传朗读音频。

随书成长:

一、读书积累

①尘壒(ai四声):飞扬的灰土,亦喻指尘世、尘俗。

②摒(bing四声)挡:收拾料理,筹措。

③党邪嫉正:与坏人结伙,嫉妒好人。

④朋比:阿附,互相勾结,结成私党。狐鼠:城狐社鼠,喻小人坏人

⑤构不解之怨:结很大的仇怨。

⑥阴庇:暗地庇护

⑦踵至:接踵而至,陆续到来。

⑧杜门谢客:谓闭门不与外界交往

二、读书心得

“即不得差,亦可读书养望,不染尘壒。”在曾公看来即便不得差事,也可以读书提高声望,不沾染俗世生埃。懂得世俗的规则却不沾染世俗的味道, 深谙世故却不世故这是很难能可贵的,才是最最善良的成熟。一个人通过读书修身养性,做自律之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受到别人的尊敬,这是曾公所倡导他的,他也确实做到了,今天我们读他的家书学习他也是因为佩服他高度自律的人格魅力!

“刻意读书,点亮心灯”,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1杨秋惠】打卡记录:

阅读时间: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共读第155天。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二“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正月初三日 致父母书第380-385页,上传朗读音频。

随书成长:

读此书,知曾公十天之内,又两次得到充补官职机会,随皇上所到之处,侍立左右,官位之高,何其荣耀!然而令我们感佩的是,虽居四品之高位,读书公务繁忙,但仍事无巨细,家长里短、人情往来,毫不含糊。比如收发信情况;四弟六弟、儿子纪泽读书事;婉拒欧阳牧云请封及荐馆事;为岳父置办礼物及考虑合适寄处,便于岳父收到;告诉父母辞却朱尧阶赠谷;提醒还毅然宗伯家元银三十二两事和自己托陈岱云交萧辛五转寄挽联事;托陈岱云、彭棣楼带各样物品给家里;等等。曾公非常重视乡情、亲情,凡有回乡熟人,必有家书、物品带给家里,不是临时准备,而是心里装着他人,心中有数,时时备好。小时候感觉我的妈妈也是这样,常常念叨某样东西留着,等谁休哪个班回老家时,给姥姥姥爷捎去。潜移默化也影响我一些,现在,我也常常想着有好吃的好用的,方便尽快找谁捎给亲戚朋友分享。亲朋之间的互通有无、经常来往,确实令人常常感觉幸福,心情愉悦。感恩先人长辈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想这就是一种中华传统美德吧。

对好友陈岱云仅三十二岁以翰林出为太守之职,真诚称赞,同时分析利弊,感觉到曾公对岱云当时的心情是非常理解的,不愧是好朋友啊。从中也看出曾公看事非常达观。跟父亲细说莫管闲事一段,均是肺腑之言,虽居京官高位,但对县吏地方官作为情况非常清楚,能够知世故而不世故,真难得也!

“刻意读书,点亮心灯”,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16吴晓英】打卡记录:

阅读时间:2019年11月3日 星期一,共读第155天。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二“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正月初三日 致父母书第380-385页,上传朗读音频。

随书成长:

(一)知识积累

外差受惠

(二)经典语句

读书养望,不染尘壒。

盖以我邑书吏欺人肥己,党邪嫉正。......

受惠太多,恐难为报。

(三)学习心得

1,为官:曾先辈为官之道,在当时看来是“外官情形,动多掣肘,不如京官清贵安稳。”“即不得差,亦可读书养望,不染尘壒。”我则认为,为官在于为人还是为自己,如果为自己则以清贵安稳为幸,如果为人,即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振兴而从政,且有此德才与贤能,即不畏风雨而前行为志。但有几人有此作为与德能?我自愧不能!虽然深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虽知真金在烈火中显示,马力在远途中显示,忠良在乱世中显示,朋友在患难中显示,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和才能只胡在最困难的时候才能得到检验......但有几人能担当重任而在尘世间顽强能够长久平安保全性命?

2,交友:家中父亲有为乡亲出面协调矛盾而去与当地官员打交道,被曾先辈劝止,这一行为我很赞成。平安是福,古今养生之道。何况曾先辈在为官与人交往中早已看到官员的多数本质问题“欺人肥己,党邪嫉正。”唯恐家中亲人因不同类而受侮辱,因此“不如一切谢绝”以保家中平安。

3,受惠:无功不受䘵。对朱尧阶的赠谷,曾先辈告诉父母“受惠太多,恐难为报,今年必当辞却。”为了让父母心中不致因此失落,“男每年可付此数到家”以慰藉亲人。清正与至孝在先辈身上的完美体现。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家书》上册(卷二)第三十七封打卡(总75)(收集版)20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