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I博客作业08

本周作业头

提问 回答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Ⅱ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CST2019-1/homework/9976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 熟悉使用while和do-while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的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清晰while do-whlie语句的区别,while语句是属于前测试循环语句,do-while语句是一种后测试循环语句
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CSDN社区,同学代码

1.PTA实验作业

1.1韩信点兵

题目描述:在中国数学史上,广泛流传着一个“韩信点兵”的故事:韩信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他英勇善战,智谋超群,为汉朝建立了卓越的功劳。据说韩信的数学水平也非常高超,他在点兵的时候,为了知道有多少兵,同时又能保住军事机密,便让士兵排队报数: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本题使用了变量i,是人为定义产生的,属于整型变量;
数据处理:本题使用了while语句;

1.1.2实验代码截图

C语言I博客作业08_第1张图片

1.1.3造数据测试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说明
本题无输入 2111 韩信最少有士兵2111人

1.1.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C语言I博客作业08_第2张图片
编译错误:未注意到题目给定的输入输出格式;
编译错误:与或非条件判断不充分;

1.2 爬动的蠕虫

题目描述:一条蠕虫长1寸,在一口深为N寸的井的底部。已知蠕虫每1分钟可以向上爬U寸,但必须休息1分钟才能接着往上爬。在休息的过程中,蠕虫又下滑了D寸。就这样,上爬和下滑重复进行。请问,蠕虫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爬出井?

这里要求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并且假定只要在某次上爬过程中蠕虫的头部到达了井的顶部,那么蠕虫就完成任务了。初始时,蠕虫是趴在井底的(即高度为0)。

1.2.1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本题定义了N、U、D三个变量,是赋值产生的,属于整型变量;
数据表达:使用了while语句;

1.2.2实验代码截图

C语言I博客作业08_第3张图片

1.2.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输出数据 说明
12 3 1 11 虫爬出井的时间为11分钟
15 4 2 13 虫爬出井的时间为13分钟

1.2.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C语言I博客作业08_第4张图片
编译错误:算术表达式错误;
编译错误:未注意到D

2.代码互评

同学代码:
C语言I博客作业08_第5张图片
自己代码:
C语言I博客作业08_第6张图片
不同之处:①他定义的变量与我有相同之处,但是我比他多定义了一个变量sum;
②他嵌套了switch语句,和getchar读入函数;
③他的数学表达式比我更为精简;

3.学习总结

3.1 学习进度条

日期 这周所花的时间 代码行 学到的知识简介 目前比较疑惑的问题
2019年10月9日——2019年10月11日 总计5小时 约120行 关于PTA报错反馈因为是英文有点难懂
2019年10月14日——2019年10月18日 总计4小时 约100行 在for语句中1.0和1的区别
2019年10月22日——2019年10月26日 总计6小时 150行 函数接口定义可以由自己规定吗?
2019年10月30日——2019年11月02日 总计6小时 220行 ASCII码表是国际通用的吗?它有什么作用?
2019年11月5日——2019年11月8日 总计5小时 140行 switch分支结构具体优势在哪?
2019年11月12日——2019年11月15日 总计6小时 200行 每种循环语句有没有特定的适应情况

3.2累积代码行和博客字数

C语言I博客作业08_第7张图片

3.3 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

3.3.1 学习内容总结

C语言I博客作业08_第8张图片

3.3.2 学习体会

忙忙碌碌又是一周的时间过去了,众所周知C语言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学好这种语言,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还要经常自己动手,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只有多动手,经常编写程序,才能发现我们学习上的漏洞和自己的不足,并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自己转化知识的能力。这一周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课堂上要讲授许多关于c语言的语法规则,听起来十分枯燥无味,也不容易记住,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然而要使用c语言这个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又必须掌握它。通过多次上机练习,对于语法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加深对它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定。对于一些内容自己认为在课堂上听懂了,但上机实践中会发现原来理解的偏差,这是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初次接触程序设计,缺乏程序设计的实践所致。所以还是要多多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C语言I博客作业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