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推荐延展咨询资深顾问梁云文章

   

   某流水线生产企业采用以下流程进行报工:生产班班长在交班时(每12小时一班)将当日的纸质生产完工情况报表交给仓管员,然后,仓管员根据此报表,对产出品进行实物盘点,最后,仓管员以实物数量为准,将报表信息录入到ERP系统。由于仓管员平时工作量较大,往往很难做到及时对每日的生产报表进行入库操作,又因仓管员是白班制,而产线常常三班倒,所以晚上的生产数据不能及时录入到ERP系统中。因此,这种做法往往效率低下,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不高,最终影响后期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该企业工厂设备报修、停机等状况反映也出现类似的情况,一般都采用电话或者邮件通知,往往信息比较滞后,不能实时共享,从而影响计划员当天的排产。

   目前,不少批量制造企业在生产一线管理方面,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以上的问题。ERP系统上了,但是部门、人与信息化系统的对接相应滞后,信息的传递效果不能满足高效运转的要求。基于此,不少企业尝试利用无线扫描仪、PDA、智能手机等设备对生产现场的情况进行实时反馈,应用于如报工、报修、查询等操作,以保障生产计划的准确性、最优化。

常见现场数据实时采集方式的优劣
   现场数据实时采集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利用PLC编程直接从生产设备中获取生产数据。利用PLC编程获取数据的效率是最高的,而且稳定可靠,但开发和调试的难度比较大,排错也比较复杂,灵活度也不够。

   2、在生产设备边上放置一台PC,在产线直接操作ERP系统。利用PC来处理产线的实时业务,是很多企业采用的一种方式,优点是投入小,配置简单。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车间的现场情况比较复杂,甚至杂乱无章,放置PC后导致现场更拥挤,而且生产现场往往会有较多粉尘,造成PC性能不稳定,影响正常运转。

   3、利用移动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进行数据反馈。利用移动设备获取数据,可以使生产数据最大化地保持时效性和真实性,而且配置简单,投入也不大,最大的优点是功能强大且灵活,基本可以满足所有的要求,但不足之处在于,往往不能进行过于复杂的信息录入。

   企业可根据自身信息化现状,选择其中合适的现场数据采集方式,而对于移动设备解决方案的选择,笔者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移动设备解决方案的选择
   操作人员随身携带移动设备,在需要操作的时候(譬如报工、报检),利用安装在移动设备中的客户端对业务数据进行录入、编辑、查询。同时,移动设备的数据可以和企业ERP进行无缝对接,企业管理层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生产进度,产线操作人员也可以随时查看产量。因此,移动设备往往可以满足业务多个角色的需求,这也意味着在移动设备的选择上须慎重考虑。

硬件
   市面上的移动设备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样式也千差万别。企业选择设备时,务必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变得很流行,价格也越来越低廉,于是很多企业想选用智能手机进行数据采集。诚然,智能手机都可以实现许多功能,开发和采购的成本也相对低廉,但是由于多数智能手机面向的是个人用户,功能上也更倾向娱乐的多样性,在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少,稳定性也不够。当前工业上运用最广泛的移动设备品牌是Symbo和Honeywell,这两家的设备虽然价格相比国内其他各大厂商要高出不少,如果基于长远考虑,还是一笔必要的投入。



软件
   主流的工业用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是微软的WINCE,它有着良好的操作界面和稳定的运行效率。

   除了操作系统,对企业而言,还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计开发基于移动设备的数据采集客户端,开发的逻辑和样式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信息化现状而定。即使是购买成型的系统,也需要考虑二次开发配置的能力,因为企业的生产环境、组织模式、管理需求、硬件设备的不同决定了数据采集系统功能的个性化差异。


文章来源:http://www.extans.com/view.php?id=619

延展阅读:

【1】移动互联应用:企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制胜法宝

【2】我来管管看”系列:如何消除报工数据与入库数据的差异?

【3】影响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几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