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走在路上

一直走在路上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陪伴我长达半年时间的精神抑郁,终于在这个半阴半晴的一天离我而去。当我自信地走回工厂的操作间,看那些同事依然如故地呆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安身立命的工作。我微笑着和门卫打招呼,应对着熟识的同事,和他们平和地开着玩笑。他们的一句:好久不见。光阴如流云般滑过我的心间,我所经历的痛苦与挣扎,恐惧与自责,纷纷扰扰的世事相互交织关联,仿佛是一阵心灵的乌云,与灵魂的纤尘不染相遇、交织、辨析、稀释,暗影过滤,最终依然还我以晴朗,有色体都透析成纯蓝天底,那白,更透亮,飘散成云。步行回家的路上,脚步轻盈而坚定。新修好的马路宽敞整洁,那显眼的白杠路标线,指明方向的箭头,都带给我愉悦感。顺路拐进若兮的服装店,她穿一身民族风的套装,显示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白色的中跟窄口秋装皮鞋,衬托得她更娥娜。商人和诗人的双重身份,就像一对矛盾体,令她苦恼。我也曾忿忿不平于这样的无奈境地,在此刻的交谈中,我却有了另一种想法。或许,命运自有它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像我,非得经历欲疯欲颠狂的状态,方可回归此刻的平静与接纳。我的健谈,也是在和对的人,方可像打开了的机关枪,枪枪命中。人也像这社会结构一般,外表,内层,次内层,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幸去探访。这样想来,我还得感谢这次的精神抑郁,让我看见了真实的自己。打破了完美理想主义的幼稚,依然能保持天真的底色,幸与不幸,全在个人的理解角度上。这道坎,我跨得好艰辛。之前,对余秀华的理解,到此刻,方可解读得淋漓尽致。她把内心的大门大敞,全不在乎别人的误读与诟病,做一个像透明人的自己。那只是身体和思想的解剖,她的灵魂,依然是白云一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穿衣的人体和裸露的胴体,在艺术家眼中,永远都只有美的概念。除此之外的想入飞飞,都是观念和人为的臆想。爱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有,停留在思想与行动的区别是:思想只是思想,认同与反对,都无伤大雅;行动起来,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而负责。思想的有用与无用,是主动的认同与反对。如何去解读,自由度宽广得很。

路遇老乡,和她愉快地侃谈着,生意和信誉,是她喜笑颜开的按钮,这期间的灯火通明,令她笑得如开放的花朵,漫溢得都不在乎我调侃贬抑的假装不友好。坐进她擦洗得光亮的车里,拧开录音机歌喉,她按动车档,猛加油门,车飞窜向前,说给我的惊喜里故意添加些惊吓。看着她洋洋自得的样子,想起我劝她学开车时,她头摇得如拔浪鼓的情景,我们都开怀地笑出了声。幸福的感觉,获得的欣喜,一一叠加,顺着新公路一路开去,走在路上的感觉,真好。

我们都有自己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希冀,尽管我们的想法和生活的方式都不一致,也没有影响我们作为乡亲的友谊。就算没有话题,默默地坐在一起,各忙各的事,也感觉到了那股相通支持陪伴的力量。就像旅居国外的同胞,他乡的相遇,也是一段美好的缘分。珍惜每一份相遇,结善缘,化宿怨,是佛的指引。缘生缘灭,都无怨无悔。继续走在路上,继续结缘,继续完成未竟的愿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直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