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内存管理指南

  1. 好的习惯可以防止内存相关的问题
    a) 在反复使用同一个数据时释放掉或者覆盖掉。
    b) 当数据不再被使用时如果不释放掉,会造成内存泄露。
  2. 基本的内存管理准则:
    a) 你拥有你创建的任何对象的管理权。诸如:alloc,copy,new,mutableCopy,
    等待创建的对象适用此规则。
    b) 使用了retain的对象你需要管理。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你要使用retain:
    i. 实现了访问方法,或者一个init方法;
    ii. 保证一个对象不被其它操作引起失效
    c) 当不需要对象时,需要自己释放这个对象。 通过releas或者autorelease方法。
    d) 不能释放一个你没有所有权的对象。
  3. 通过引用返回的对象你没有所有权
    Cocoa里面的一些方法返回的是引用:(对象为ClassName ** 或者 id *),比如通过initWithContentsOfUrl:options:error: (NSData)中的NSError对象,不能随意release。
  4. 在重写setter方法时,必须要在retain操作之后再进行释放,以免set的是相同变量。
  • (void)setCount: (NSNumber *)newCount {
    [newCount retain];
    [_count release];
    _count = newCount;
    }
  1. 两种创建变量的方法比较:
    a) 通过NSNumber变量进行alloc,所以需要release:
    NSNumber *zero = [[NSNumber alloc] initWithInteger:0];
    [zero release];
    b) 第二种方式是使用一个方便的构造器来返回,因此不需要retain或者release:
    NSNumber *zero = [NSNumber numberWithInteger:0];

  2. 避免在使用时造成deallocing:
    a) 当对象被移除时;
    b) 当指针被deallocated时

  3. Autorelease Pools:
    autorelease pool 是NSAutoreleasePool的实例,在此实例中会接收autorelease消息。当autorelease pool被dealloced,会发release消息给每一个对象。 一个对象可以被放到autorelease pool多次,每一次进入pool时都会接收到release消息。

  4. AutoreleasePool是按照栈来存储的,最近使用的pool在栈顶。

  5. Autorelease pool应该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手动使用:
    a) 如果项目不是基于UI framework,比如 command-line tool
    b) 如果一个循环内有很多临时变量。释放这些变量有助于降低内存峰值
    c) 在线程被调用时必须启用自己的autorelease pool,不然程序会内存泄露。

  6. 每一个线程包含自己的NSAutoreleasePool对象。当一个线程终止时,它所在的autorelease pool自动释放。

  7. 如果drain了不在栈顶的autorelease pool,则所有在它之上的pool都会被drained。(所有相关的对象都会收到release)

  8. GC没有使用autorelease pool

  9. 在GC环境,release 不是一个命令。NSAutorelease Pool 因此提供了一种drain命令,在标签计数环境和调用release是等价的;在gc环境下会出发gc。所以,应当尽可能使用drain而非release命令。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级内存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