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标
01. 变量的引用
1.1 引用的概念
1.2 变量引用 的示例
思考和C中引用的不一样
1.3 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的传递
python 深入理解 赋值、引用、拷贝、作用域
02. 可变和不可变类型
哈希 (hash)(C#中有)
C3 GetHashCode
03.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3.1 局部变量
3.2 全局变量
变量的引用
可变和不可变类型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变量 和 数据 都是保存在 内存 中的
在
Python
中 函数 的 参数传递 以及 返回值 都是靠 引用 传递的
在 Python
中
变量 和 数据 是分开存储的
数据 保存在内存中的一个位置
变量 中保存着数据在内存中的地址
变量 中 记录数据的地址,就叫做 引用
使用 id()
函数可以查看变量中保存数据所在的 内存地址
注意:如果变量已经被定义,当给一个变量赋值的时候,本质上是 修改了数据的引用
变量 不再 对之前的数据引用
变量 改为 对新赋值的数据引用
a = 'ABC'
时, Python 解释器干了两件事情:
1. 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ABC'的字符串;
2. 在内存中创建了一个名为 a 的变量,并把它指向'ABC'。
也可以把一个变量 a 赋值给另一个变量 b,这个操作实际上是把变量 b
指向变量 a 所指向的数据,例如下面的代码:
a = 'ABC'
b = a
a = 'XYZ'
print(b)
最后一行打印出变量 b 的内容到底是'ABC'呢还是'XYZ'?如果从数学意
义上理解,就会错误地得出 b 和 a 相同,也应该是'XYZ',但实际上 b 的
值是'ABC',让我们一行一行地执行代码,就可以看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执行 a = 'ABC',解释器创建了字符串'ABC'和变量 a,并把 a 指向'ABC':
变量引用
的示例在 Python
中,变量的名字类似于 便签纸 贴在 数据 上
定义一个整数变量 a
,并且赋值为 1
代码 | 图示 |
---|---|
a = 1 |
将变量 a
赋值为 2
代码 | 图示 |
---|---|
a = 2 |
定义一个整数变量 b
,并且将变量 a
的值赋值给 b
代码 | 图示 |
---|---|
b = a |
变量
b
是第 2 个贴在数字2
上的标签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main()
{
int a = 100;
int b = 100;
printf("&a = %d ; &b = %d\n", &a, &b);
int c = a;
printf("&c = %d; &a = %d\n", &c, &a);
system("pause");
}
在 Python
中,函数的 实参/返回值 都是是靠 引用 来传递来的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test(int num)
{
printf("&num : %d\n", &num);
}
void main()
{
int a = 100;
printf("&a is %d\n", &a);
test(a);
system("pause");
}
函数返回的也是引用。
def test(num):
print("在函数内部 %d 对应的内存地址是 %d" % (num, id(num)))
# 1> 定义一个字符串变量
result = "hello"
print("函数要返回数据的内存地址是 %d" % id(result))
# 2> 将字符串变量返回,返回的是数据的引用,而不是数据本身
return result
# 1. 定义一个数字的变量
a = 10
# 数据的地址本质上就是一个数字
print("a 变量保存数据的内存地址是 %d" % id(a))
# 2. 调用 test 函数,本质上传递的是实参保存数据的引用,而不是实参保存的数据!
# 注意:如果函数有返回值,但是没有定义变量接收
# 程序不会报错,但是无法获得返回结果
r = test(a)
print("%s 的内存地址是 %d" % (r, id(r)))
Refs: https://www.cnblogs.com/jiangzhaowei/p/5740913.html
不可变类型,内存中的数据不允许被修改:
可变类型,内存中的数据可以被修改:
列表 list
字典 dict
a = 1
a = "hello"
a = [1, 2, 3]
a = [3, 2, 1]
demo_list = [1, 2, 3]
print("定义列表后的内存地址 %d" % id(demo_list))
demo_list.append(999)
demo_list.pop(0)
demo_list.remove(2)
demo_list[0] = 10
print("修改数据后的内存地址 %d" % id(demo_list))
demo_dict = {"name": "小明"}
print("定义字典后的内存地址 %d" % id(demo_dict))
demo_dict["age"] = 18
demo_dict.pop("name")
demo_dict["name"] = "老王"
print("修改数据后的内存地址 %d" % id(demo_dict))
注意:字典的
key
只能使用不可变类型的数据
注意
可变类型的数据变化,是通过 方法 来实现的
如果给一个可变类型的变量,赋值了一个新的数据,引用会修改
变量 不再 对之前的数据引用
变量 改为 对新赋值的数据引用
方法修改值地址不变
赋值地址变化
(hash)(C#中有)
Python
中内置有一个名字叫做 hash(o)
的函数
接收一个 不可变类型 的数据作为 参数
返回 结果是一个 整数
哈希
是一种 算法,其作用就是提取数据的 特征码(指纹)
在 Python
中,设置字典的 键值对 时,会首先对 key
进行 hash
已决定如何在内存中保存字典的数据,以方便 后续 对字典的操作:增、删、改、查
键值对的 key
必须是不可变类型数据
键值对的 value
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数据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namespace Change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 = 10;
int b = 10;
int c = 100;
c = a;
a.GetHashCode();
Console.WriteLine("-----------------------------");
Console.WriteLine("{0}, {1}, {2}", a.GetHashCode(), b.GetHashCode(), c.GetHashCode());
Console.Read();
}
}
}
局部变量 是在 函数内部 定义的变量,只能在函数内部使用
全局变量 是在 函数外部定义 的变量(没有定义在某一个函数内),所有函数 内部 都可以使用这个变量
提示:在其他的开发语言中,大多 不推荐使用全局变量 —— 可变范围太大,导致程序不好维护!
局部变量 是在 函数内部 定义的变量,只能在函数内部使用
函数执行结束后,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会被系统回收
不同的函数,可以定义相同的名字的局部变量,但是 彼此之间 不会产生影响
局部变量的作用
在函数内部使用,临时 保存 函数内部需要使用的数据
def demo1():
num = 10
print(num)
num = 20
print("修改后 %d" % num)
def demo2():
num = 100
print(num)
demo1()
demo2()
print("over")
def demo1():
# 定义一个局部变量
# 1> 出生:执行了下方的代码之后,才会被创建
# 2> 死亡:函数执行完成之后
num = 10
print("在demo1函数内部的变量是 %d" % num)
def demo2():
num = 99
print("demo2 ==> %d" % num)
pass
# 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不能在其他位置使用
# print("%d" % num)
demo1()
demo2()
# 全局变量
num = 10
def demo1():
print("demo1 ==> %d" % num)
def demo2():
print("demo2 ==> %d" % num)
demo1()
demo2()
局部变量的生命周期
所谓 生命周期 就是变量从 被创建 到 被系统回收 的过程
局部变量 在 函数执行时 才会被创建
函数执行结束后 局部变量 被系统回收
局部变量在生命周期 内,可以用来存储 函数内部临时使用到的数据
全局变量 是在 函数外部定义 的变量,所有函数内部都可以使用这个变量
# 全局变量
num = 10
def demo1():
# 希望修改全局变量的值
# 在 python 中,是不允许直接修改全局变量的值
# 如果使用赋值语句,会在函数内部,定义一个局部变量
num = 99
print("demo1 ==> %d" % num)
def demo2():
print("demo2 ==> %d" % num)
demo1()
demo2()
注意:函数执行时,需要处理变量时 会:
首先 查找 函数内部 是否存在 指定名称 的局部变量,如果有,直接使用
如果没有,查找 函数外部 是否存在 指定名称 的全局变量,如果有,直接使用
如果还没有,程序报错!
1) 函数不能直接修改 全局变量的引用
全局变量 是在 函数外部定义 的变量(没有定义在某一个函数内),所有函数 内部 都可以使用这个变量
注意:只是在函数内部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而已,只是变量名相同 —— 在函数内部不能直接修改全局变量的值
提示:在其他的开发语言中,大多 不推荐使用全局变量 —— 可变范围太大,导致程序不好维护!
在函数内部,可以 通过全局变量的引用获取对应的数据
但是,不允许直接修改全局变量的引用 —— 使用赋值语句修改全局变量的值
注意:只是在函数内部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而已,只是变量名相同 —— 在函数内部不能直接修改全局变量的值
2) 在函数内部修改全局变量的值
如果在函数中需要修改全局变量,需要使用 global
进行声明
# 全局变量
num = 10
def demo1():
# 希望修改全局变量的值 - 使用 global 声明一下变量即可
# global 关键字会告诉解释器后面的变量是一个全局变量
# 再使用赋值语句时,就不会创建局部变量
global num
num = 99
print("demo1 ==> %d" % num)
def demo2():
print("demo2 ==> %d" % num)
demo1()
demo2()
3) 全局变量定义的位置
为了保证所有的函数都能够正确使用到全局变量,应该 将全局变量定义在其他函数的上方
# 注意:在开发时,应该把模块中的所有全局变量
# 定义在所有函数上方,就可以保证所有的函数
# 都能够正常的访问到每一个全局变量了
num = 10
# 再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title = "黑马程序员"
# 再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name = "小明"
def demo():
print("%d" % num)
print("%s" % title)
print("%s" % name)
# # 再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 title = "黑马程序员"
demo()
# # 再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 name = "小明"
注意
由于全局变量 c,是在调用函数之后,才定义的,在执行函数时,变量还没有定义,所以程序会报错!
代码结构示意图如下
4) 全局变量命名的建议
为了避免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出现混淆,在定义全局变量时,有些公司会有一些开发要求,例如:
全局变量名前应该增加 g_
或者 gl_
的前缀
提示:具体的要求格式,各公司要求可能会有些差异
gl_num = 10
# 再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gl_title = "黑马程序员"
# 再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gl_name = "小明"
def demo():
# 如果局部变量的名字和全局变量的名字相同
# pycharm会在局部变量下方显示一个灰色的虚线
num = 99
print("%d" % num)
print("%s" % gl_title)
print("%s" % gl_name)
# # 再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 title = "黑马程序员"
d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