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一本黑
作者 一本黑老黑
对于电商领域,前一段流行着一个新词,叫做“消费下沉”。
消费下沉是什么意思呢?
用最直白的话讲,一线城市的人们买东西越来越贵,专挑最高端的东西买,这叫消费升级;三四线城市甚至十八线农村,大爷大妈开始用手机APP购物,购买的商品又廉价质量又不算差,这叫消费下沉。
说起消费下沉,如今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产品就是拼多多。
对于拼多多,最初大家对它的印象并不很好,觉得拼多多卖的东西不靠谱、质量差,甚至有人叫它“拼夕夕”。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呢?其实很多时候并非拼多多平台本身的问题,而是大家对于不熟悉的新事物,往往对负面的信息更加敏感。
但是,时间是一个伟大而又公正的法官。一段时间以来,拼多多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这种商业模式存活下来,并且逐渐壮大。
拼多多通过长久的坚持,摆脱了人们的误解,现在小灰身边许多人都开始使用拼多多,普遍觉得拼多多并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不靠谱。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拼多多2015年成立,三年后成功上市,月销售额早已超过400亿,这数据让多少巨头叹为观止。
别人探索那么多年做出来的东西,拼多多只花了三年,可不是闹着玩的。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觉得我在给拼多多洗地,并不是,我一直倡导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别跟风,得过脑。
任何事物的良性发展背后必定有其道理,更别说拼多多现在这种体量。

之前有很多人跟风写拼多多假货太多,说实话,我也想写,因为这玩意有娱乐倾向,有人看啊!
但仔细思考后我发现,为什么别人能三年做到上亿用户,铺天盖地的忠实用户,虽然前期确实无品牌的商品多了点,但不管怎么样,人家如今早已跻身电商领域,完完全全的一匹黑马。
很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年黄峥在创立拼多多之前有过四次创业经历,不仅涉及电商领域,还做过游戏,最后还是听了很多朋友的意见才有了最早拼多多的商业模式。
社交和电商相结合,就像村口的狗蛋在快手喊老铁666一样,里面是有不少商机的。
另外,企业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最开始肯定是想方设法的用策略去获取用户,然后再一步步的优化和迭代产品体验以及服务。
早期拼多多确实有很多无品牌商品,也为人诟病,但各位要记住,这只是拼多多低成本获客的策略,一招鲜不可能吃遍天,它早晚得“改邪归正”。
当年的陌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最早期的陌陌由一个门户网站的产品经理,一个开发,再加上唐岩,他们拿着30天iOS从入门到放弃,到精通就开干了。
靠着基于LBS功能的陌生社交,唐岩似乎实现了自己古惑仔的梦想,成功把一个社交产品做成了所谓的【约炮神器】。

唐岩太懂人性了,但是互联网玩的不就是人性吗?但这东西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只是获客的手段。
虽然那会陌陌遭遇着来自各方的口诛笔伐,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所以你会看到陌陌在基于原有产品的调性上,开始有了点洗白的意思。
在经过了35个版本的迭代之后,陌陌找到了直播这条路,并且让直播成为了它最大的收入引擎,带动着MAU(用户数量统计名词,指网站、app等月活跃用户数量(去除重复用户数))的持续复苏。
但是洗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就像擦去一个人身上的所有污点,是需要时间沉淀的。
前面说过,企业的发展是分阶段的,我毫不怀疑拼多多起家时候的无品牌、低价策略,各位进行抨击也确有道理,别说你们,我都想骂。

但仔细想想,都是干互联网的,骂有个卵用,人得擅于发现别人好的一面,不如去分析分析人家的模式学点东西来得实在。
拼多多这几年攻城拔寨,迅猛的发展让它坐上了社交电商的头把交椅,也在五环外插上了第一电商的大旗。
前期靠低价和部分不规范商品快速获客只是一种手段,但这仅仅只是一种手段,拼多多应该最清楚。
加上现在已经上市,它不可能不对平台的无品牌商品进行治理,而如何摘掉无品牌、质量差这顶帽子,拼多多还得走很长的路。
拿另外两大电商平台来说,阿里最早通过天猫促进了品牌的升级,京东也通过自营拉正了自己的影子。
那么到拼多多这里,它不可能去模仿和复制,况且这条路也不符合拼多多社交电商的调性。
那怎么办呢!
于是拼多多想了个招,在今年618创造出了百亿补贴计划,当时我以为这只是个短期的促销活动,但没想到在这波活动落幕之后,拼多多现在依然在干这件事。
看来百亿补贴势必要成为拼多多打响品牌升级的第一枪了。
由于此前618积累了不少口碑,很多人已经慢慢接受了拼多多百亿补贴中的商品不可能是假货,毕竟拼多多再傻也不可能拿真金白银去补贴假货吧。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讲薅羊毛,其中就提到了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当时我还特意问过拼多多的朋友这事靠不靠谱,最后得到的回复是肯定。
凡是贴着百亿补贴标记的,你随便买,假了算我输,也就是说,拼多多联合中国人寿保险推出了正品险,假一赔十。
看来,拼多多之所以推出百亿补贴计划,是想把它当做一个口碑和品牌扭转的窗口,让消费者在拼多多平台既能享受到补贴优惠,又能享受到正品和质量保障。
它的模式是这样的:百亿补贴的商品会在成本价的基础上补贴5%-50%(即商品的销售价格=成本价-补贴金额)保证售价都是低于市面上行情价,整个活动期间所有商品补贴总金额共计为100亿(补完为止)。
参加百亿补贴的商家基本上都同时在天猫、京东开店,发的商品是完全一样且没有任何差别的。
拼多多这次不仅是想让利,还是在烧钱做品牌,加上这次是百亿补贴X四周年庆,算是一次难得的叠加活动。
你看,这是不是一次绝佳的薅羊毛机会。

上次给大家说过,我在百亿补贴里买过几瓶酒和一个Aipods2,怎么说呢,我刚刚上去又看了一下,依然是骨折价。
另外还有苹果专场,iPhone11系列更是最高补贴1400块,这等好事上哪找去?
只要体验过百亿补贴,就是真香。
其实,拼多多百亿补贴的类目范围还是比较广的,除了手机数码,还有家电生活、运动户外、家纺家装、汽车用品等。
反正百亿补贴中的商品价格,都是在商家成本价的基础上,平台再出钱补贴,做到真正击穿底价。
最后说句题外话,我在知识星球里总会分享一些骚操作案例,讲的是一些让人意想不到或者令人窒息的商业或者营销手段。
拼多多的这次百亿补贴计划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很骚的操作,毕竟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没多少人能看得懂它骚出天际的玩法。
最后,贴一个百亿补贴入口。
记住,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阶段性的,就像当年各大巨头的补贴大战一样,这波羊毛不薅白不薅。
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