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头
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 C语言程序设计II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zswxy/SE2019-1/homework/9773 |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 用C语言编写程序-循环结构 2.4 输出华氏-摄氏温度转换表,掌握使用for循环语句实现指定次数的循环程序设计。 |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 PTA可以帮我熟练循环语句 |
参考文献 | C语言程序设计 |
二、本周作业
1.PTA实验作业
1.1 题目名1 求N分之一序列前N项和
计算序列 1 + 1/2 + 1/3 + ... 的前N项之和
1.1.1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变量有N,i,sum,其中N,i为整型,sum为双精度浮点型。
数据处理:运用关系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算术运算符;顺序结构。
1.1.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
10 | 2.928968 | 前十项之和 |
5 | 2.283333 | 前五项之和 |
20 | 3.597740 | 前二十项之和 |
15 | 3.318229 | 前十五项之和 |
1.1.4 PTA提交列表及说明
根据PTA提交列表,简要描述调试程序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Q1.编译错误:第一次编写时,for后面的语句之间用逗号隔开,导致编译错误。
A1.翻看书本后发现是用分号隔开。
Q2.答案错误:将整数变量定义成了浮点型。
A2.看了题目之后i为整数,将for语句改写了。
Q3.答案错误:i分之一中将1.0打成1。
A3.翻看笔记时,看到分式的表达式。
Q4.编译错误:在第一次将逗号改后,又将for后加了分号。
A4..又错了之后,想到老师说过for后不加分号。
1.2 题目2求奇数分之一序列前N项和
计算序列 1 + 1/3 + 1/5 + ... 的前N项之和。
1.2.1 数据处理
数据表达:变量有N,i,sum,其中为N整型,i,sum为双精度浮点型。
数据处理:运用关系运算符,赋值运算符,算术运算符;顺序结构。
1.2.3 造测试数据
输入数据 | 输出数据 | 说明 |
---|---|---|
13 | 2.264353 | 前7项之和 |
17 | 2.398434 | 前9项之和 |
25 | 2.591226 | 前13项之和 |
23 | 2.549541 | 前12项之和 |
Q1.答案错误:将sum的值定义成了1;
A1.开始时和为0,sum应为0。
2.代码互评
在查看同学的PTA的作业时发现很少有同学做一二题,这位同学的代码还和我一样,不一样的只有一点格式的小细节;
应该规范格式。
3.学习总结
3.1 学习进度条
周/日期 | 这周所花的时间 | 代码行 | 学到的知识点简介 | 目前比较迷惑的问题 |
---|---|---|---|---|
第四周/10-16到10-18 | 一天 | 100+ | “for”循环结构语句,累加求和 | 分母的累加不熟练,有正负交替的求和不怎么会 |
3.3 学习内容总结和感悟
本周主要学习了for的循环语句,可以实现C语言的重复执行,for语句中,用两个分号分隔三个表达式,但for的后面没有分号,因为for与其后的循环体语句合起来作为一条完整的语句。for语句中表达式一为初值表达式,对循环变量赋初值,从而指定循环的起点,列如:在表达式一中可令i=1,意味初始值为一;表达式二为条件表达式,给出循环的条件,通常判断循环变量是否超过循环的终点,列如:i<=6,意味i在小于等于6是执行下列的循环体;表达式三为步长表达式,设置循环步长,改变循环变量的值,从而可改变表达式二的结果,列如:i++意味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i的值逐渐加一。
3.3.2 学习体会
这周学习的for语句,自我感觉在课堂上听懂了老师讲的内容,但是写作业的时候就感觉总有一两个地方不会。这次的PTA作业虽然没有上次的作业那么难完成,但是花的时间依然的多,过程也是难受。我觉得以后上课还需认真并准备笔记本,将自己不懂的记下,将老师板书的知识点抄下,希望以后的PTA作业能够更好地完成,编码能够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