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解释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PHP on 2013/06/01 by alpha.**

![544dfa34N99e408aa.jp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679447-0420b830a9d3c32e.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概念性过强的非工作相关的专业书籍总让我有些无所适从。这里的无所适从主要是担心学习效率有些低。毕竟是非专业相关的,在工作领域就极少会有机会去实践书本中的理论。

说到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结合,不得不说说**一课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政策或策略的制定不能只考虑某一个群体的利益和影响而忽略对其他群体的影响。正好前几天听*晓说*,高晓松说美国大麻合法化,亚利桑那州通过大麻合法化这个法案对其他州的影响。

美国州之间没有检查站(或者很少有?),这就造成了一个大麻在跨州时的检查问题。其他州要检查从你亚利桑那州来的人是不是带了大麻,这个检查站是要有运营成本的,这个成本该由谁来负担?当然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疑惑的地方,就是美国的州是自治的(部分法案法规独立于联邦政府)所以这个问题主要考虑的是这个州间的检查站的设立,这个政策的走向对各个群体有什么影响,而不是前导因素,大麻合法化的影响。如果由联邦政府来出钱,那么没有购买大麻的人就承担了不必要的费用。

最后还是通过 sin tax 来解决的。

同样的,也可以应用到美国移民政策上来。

这个插播有点多。

拉回金融的解释,我不太喜欢这本教科书。货币、信用、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市场、金融衍生工具、中央银行、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看完这些东西,我觉得我只是喜欢钱,我是不喜欢金融的。这个还不像读**Unix环境高级编程**,后者耳目一新,也是教科书,但是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这种差别,我理解为是学科之间的差异。毕竟计算机科学更多的是埋藏在社交之下的暗层中的,不去刻意挖掘,不会显现(随着互联网的狂热,码农们的话题变得更加大众化,这个情况大为改变,但不足以到改变论点的程度)。但是金融学就不同了,铺天盖地的媒体和社交活动都会频频出现。所以在读金融学的教科书的时候,对已经有过一些印象的东西,再去深入了解,神秘感当然就弱多了,醍醐灌顶的概率低多了。

一个书评,能写这么多废话,也是不容易。

还是说最有意思的——保险。

什么是保险不赘述,说下保险为什么是能持久存在的。这就要介绍下大数定律,即相似个体组成的大型群体的平均行为是容易预见的,其实大数定律下的平均值就是数学期望。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对待风险的态度。经济学家把市场参与者分为三类,分别是风险偏好,风险厌恶,风险中性。大部分人是厌恶风险的,整个社会就会需要承担风险的机构,这就是保险公司了。保险公司是风险中性者。

为什么说大部分人是风险厌恶者而保险公司是风险中性者?

以赌博为例,如果它的收益的数学期望是0,那它是公平赌博,比如扔硬币。如果期望大于0,叫有利赌博,反之,叫不利赌博。风险厌恶者只会参与有利收益,因为有预期的正收益,而且风险低。

这样看,大部分人是风险厌恶者还是没有数据支持。但是通过问卷调查,我认为是可以得出大部分人是风险厌恶者的。退一步讲,有风险厌恶者,保险公司就有存在的必要,即使不是大部分人是风险厌恶者。比如明星们的保险,比如鼻子险,眼睛险。

而保险公司,只关系预期的收益,不关心风险,因为预期的收益都通过概率算出来了,后来的事实如何发展,它自不必关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融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