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雾霾之死

我们应该试着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昨天从北京回来的时候北京的雾霾指数是354,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沙砾。禁不住想着抓紧要逃离这个城市。在回来的火车上遇到一位阿姨,查了一下郑州的指数已经是387。生活在大郑州,从来不知道雾霾有这么严重。

直到回来后在一天时间内喉咙疼的难受,才发现原来郑州的雾霾这么严重。

生活在这里,却连最基本的生存环境都没有搞清楚。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在快速城市化的社会里,很多人都会无病呻吟,有病更是大彻大悟,好像生活总是没有过不去的坎。道理懂得很多,却从来不付诸于行动。对一些观点更是有些显得模棱两可。嗓子难受的时候我的第一反映,翻看手机,郑州天气,500. 脑子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雾霾都已经500,还会有什么过不去的事情吗?然后就没有了

2:雾霾都500了,好多工地都停工了应该就会好一些。抓紧吹来一阵风,吹走这空气里的可卡因。应该会好一些

3:雾霾500,会死人的。因为之前就没有出现过这么严重的情况。看来这次真的相当严重。住进逃离这座城市。

4:雾霾都已经500了,城市还是堵得要死,在路上吸毒。真是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

5:。。。。。

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抵抗雾霾有人建议多运动,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只要或者都在自强不息的吸霾运动。尤其是早上快迟到的时候跑出去的那几步,不知道会比一般人多吸多少。就像是同样的目标,选择不同的出行路线,得到的结果往往会前插万别。我总是说,生活总会让我们到达目的的。但终究会是什么样的方式,消耗多少成本(时间、金钱、精力及愧疚感)才是做事的关键。因为没有提前计划做好准备,多走了路,多吸了霾,多花了钱还迟到在客户心中的印象肯定是大打折扣。

自己做的不好不仅仅是因为不幸运,应该还有不努力。

可是,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却终究还是很焦虑。因为总是在量的积累,从来不想着质的升华。

昨天发信息给朋友说我真的为中国的企业悲哀,并且要试图改变这种情况。大概是这么个情况,被还是只见过一面的朋友拉到一个茶馆里,听一个老板在好像讲自己的发家史。虽然是喝茶,但还是有几分吹嘘,甚至于有些事经不起推敲。可是旁边的人听的实在。觉得可以一劳永益。从最初了解的安利,到完美。自己也是在直销部门做过的人,听到这种直销的言论模式真的是欲哭无泪。

1:别人的产品怎么坏,我的产品有什么奇效。

2:我们的经营模式如何如何好。

3:做自己应该做得事情,而非喜欢做得事,做喜欢做的是任性。

4:抓住机遇改变一生,生活就是要跟别人一样。从不量力而行,只是过分随波逐流。

尤其是在最后报单的时候,对于自己瞬间5000多元的收入。像是从来不知道这个钱是自己花出去的一部分罢了。

我过的可能不事自己想要的生活,但知道什么东西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要知道自己做什么,只有不断的尝试,而对于深恶痛绝的东西也不妨试着剖析它存在的道理。毕竟多数人都在信仰自己讨厌的东西。不过最终幸运的是,大家都会死在自己的手里。

雾霾不死,自强不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37雾霾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