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1周二:读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P7:事实上,总有潜在的优势、非凡的机遇和文化传统令他们获益,使得他们更努力地学习或者工作,使得他们的世界与众不同。我们成长的年代和成长的地域各异,我们生长的文化氛围和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对我们取得成就的影响难以想象。

换言之,我们只有知道他们来自何处,才能真正揭示为什么有的人没有获得成功,而有的人却成功了。

P18: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也就是说,成功者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从而能变得更为成功。

P19:成功是“累积效应”的结果;

在起点上的这一点区别使得之后的差别越来越大,此后,这种刀锋效应又引起区别的进一步扩大——就这么一步一步地…

P25:我们把才干看成是一个人能力、机遇和他在某方面具备的绝对优势的结合体;

P26:成就是天赋与后天储备结合后的产物。然而,这种观点存在的问题是,心理学家越是深入考察天才们的人生经历,越是发现天赋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后天储备的作用却越来越明显。

P27:在卓越者中并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他们也发现很少有“劳而不获者”,一个比他人更勤勉工作的人,不会仅停留在一个较高的水准,而会寻求更大的突破。

那些最为卓越的人,不仅比他人勤勉,而且,他们非常非常地勤奋刻苦,这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一定程度的紧张练习对那些能够肩负重要使命的卓越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需要一遍一遍研习专业技能。事实上,研究者们都认为,卓有成效的练习时间必须达到10000个小时,这真是不可思议!

P28: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就必须超过10000个小时——任何行业都不例外。

10000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3个小时,或者一周练习20个小时,总共10年的练习时间。

P30:练习不是让你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而是帮助你做得越来越好。

P43:他们人生的真正差异,不在于他们非凡的天赋,而在于他们非比寻常的机遇。

P53:成功者常受到特别机遇的眷顾,他们抓住机遇,孜孜不倦地工作;在社会的支持下,他们不懈的奋斗终有一天得到了回报;成功并非白手起家,而是他们成长的世界馈赠的礼物。

P86: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应该怎样和他人说出自己应该说的话,是实用智商的一个方面;

它指的是你应该怎样去做一件事情,和你是否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能否提供这种行为的合理解释并不必然联系。它的本质是实践性的:它不是解释自我的能力,它是一种让你正确认识自身处境,并且达到自己目的的能力。并且,更为关键的是,它是一种有别于IQ测试中,一个人的分析能力之外的智商。

一个人的一般智商和实用智商常常是“两两不相交”的:一种智商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另一种智商就必定存在。你也许拥有很高的分析推理智商,但实用智商却可能比较低;或者你拥有高的实用智商,但分析推理智商却偏低;

P87:但是社会悟性是一种知识,它是一系列需要学习的技巧,它应该来自于某处;

P93:这种掌控局面的特殊能力;文化优势;

P98: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来自底层社会或者贫困家庭的天才少年能够闻名遐迩;

他们缺少的是一种环境:这种环境能帮他们养成面对世界的正确态度——如果我们知道这些天才需要它,我们就应该为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

P100:智慧是一码事,精通世故又是一码事,较低的智力却可能精通世故。成就事情少不了智商之外的其他能力。

P114:在相关的领域被摒弃,使得干一番事业的前景陷入暗淡之中;

他们早已经在这方面倾注了上万个小时的心血,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接着世界变了,但他也准备好了。对于逆境的结束他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认为逆境的结束只是源于机遇。

并不是这些人比起其他的人更聪明,只是因为他们工作了几十年所磨炼出的技巧,突然之间变得很有价值。

P117:你的父母以什么工作为生以及他们属于哪一社会阶层很重要。

P122:必然能够获得成功的判断不仅仅来自我们自身,也不仅来自我们的父母,它还来自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来自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呈现给我们的特殊机会。

P134:如果一份工作可以令人满意,那么这份工作必须满足三个因素:具有自主性、富有挑战性以及付出与回报相等。

P135:当一份艰苦的工作在丧失了所有意义时,它才算得上是坐牢般的工作。而一旦工作变得有意义时,那么工作的感觉就像是你搂着太阳的腰在跳快步舞一样。

P136:有意义的工作需要不断操练。

只要你工作足够努力而且可以为自己做全面的规划,那么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变世界。

P141: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取得的。这完全取决于你的预见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机会的把握能力。

P143:所在的世界——文化、时代和家族历史——都赋予了更多的机会。

P159:遗留下来的文化充满巨大的力量。

P160:你出生在何时何地,你父母的职业以及你成长的环境,这三者互相作用才塑造出这个世界上独特的你。

P174:这种沟通并不只是简单地发出指令而是要去鼓舞、劝慰、安抚、协调并尽可能以最透明的方式公开信息,分享信息。

P185:根据个人关心自我、看重自我的程度就可以有效地区分出文化的不同。

P186:无论怎样,没有一种文化绝对好或不好。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但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成长的社会环境会赋予我们更多的历史传统,使得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会留下文化的烙印。如一些行动模式会投射出我们的心理思维定式,并且每一种分别都是非常具体的。

P187:权利距离指数具体而言,就是一种特定文化中重视和尊重权威的程度。

P197:语言学家称西方人的沟通为“以说话人为导向”——这意味着清楚并准确地表达想法是说话者的责任。

以倾听者为导向的国家文化,他们倾向于去倾听理解对方所说的事物。

P198:在高权利距离指数国家,只有听话者足够重视讲话者的深层意思,沟通才能有效进行。

P225:成功就是坚持不懈地钻研;

P242:成功的人都是在机会出现时,有能力抓住它们的人。

P258:诚实地承认我们来自哪里并不容易。

羊妈:首先一个问题是,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是改变世界?成为有影响力的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幸福的家庭?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大时代、社会背景、传统文化以及家族,即我们的出生是我们没办法改变的;

作为个人,甚至一些体制、制度、规则也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作为个人,做好成功因素当中个人那部分,努力、勤奋、坚持,不断积累;

让自己去适应各种规则、制度,并能合理利用获取最大的效益;

如果有强烈的愿望,那么方法都不是问题,自然会关注各种各样的消息、渠道,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并且机会来临时已经准备好;

从自己的经历来看,真的有时没有强烈的愿望,得过且过,就算不满现状,也没有非要改变不可的态度,日子就在不断抱怨声中继续下去;

最革命的肯定是最受压迫的;

之所以以往大部分都强调个人的天赋、努力、勤奋等等,是因为这是自己可以自主的、主动的、主观的,大环境大家都差不多,家庭出身有影响,文化也有影响,但也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弱化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别人成功,我没成功?

为什么别人家庭幸福,事业有成?那就要问问自己了;

读这本书之后,并不是松了一口气,“哦,原来成功是诸多因素结合的产物,我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我没…,我没成功很能理解嘛”,这不是目的,而是要关注到10000小时,卓有成就的人非凡的勤奋,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等等;

万事都先由自己开始,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如何如何,或者客观环境如何如何;

家庭关系不好,先调整自己;事业不成功,也要反问自己;身体不健康,也要反观自己的生活习惯;等等;

以自己的经历发现,真的从自己开始后,身边的很多事情、关系都变得和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1101周二:读书[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美]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