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

一些常见的排序方法,记录在此。(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冒泡排序法:

   1.思路:第一次两两遍历所有的元素,找到最大的元素放置到最右边,第二次遍历(n-1)个。这样下来整个就是从小到大排列了。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source){
		for(int i=source.length-1;i>0;i--){
			for(int j=0;jsource[j+1]){//如果大于就进行交换
					int temp=source[j];
					source[j]=source[j+1];
					source[j+1]=temp;
				}
			}
		}
	}

  其实冒泡排序法还可以进行改进:如果扫码一次没有进行交换,说明已经是有序的。那就不用进行下面的比较排序了。

   其算法是稳定的。

public void swith(int[] arr, int a, int b) {//进行排序的方法
		int len = arr.length;
		if (a >= len || b >= len) {
			return;
		}
		int temp = arr[a];
		arr[a] = arr[b];
		arr[b] = temp;
	}

	public void bubble(int arr[])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boolean flag = true;       //标记是否进行接下来的排序标志
			for (int j = 0; j < arr.length - i - 1; j++) {
				if (arr[j + 1] < arr[j]) {
					flag = false;    
					swith(arr, j, j + 1);
				}
			}
			if (flag) {//如果没有进行排序,那么说明是有序的了。直接返回
				return;
			}
		}
	}

二:每次找到一个最小值(也可以是最大值)和对应下标进行交换。比如第一次找到最小值和下标为0的进行交换。第二次找到最小值(从下标1开始找)和下标为1的进行交换。

    /**
	 * 选择排序(每一轮只交换一次)
	 * @param arr
	 */
	public void select(int[]arr){
		for(int i=0;i

 但算法却是不稳定的。比如  b(3), b1(3) ,c(1)进行选择排序后。变成了 c(1),b1(3),b(3)。

 b和b1的值是一样的,都为3。但进行排序后顺序却变了。所以说该算法是不稳定的。

三.插入排序法.逻辑代码稍微有点复杂(想好第一步很重要,后面的就是重复操作了)。算法也是稳定的。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该元素可以认为已经被排序 -> 取出下一个元素,在已经排序的元素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 -> 如果该元素小于前一个元素,则将两者调换,再与前一个元素比较–> 重复第三步,直到找到已排序的元素小于或者等于新元素的位置 -> 将新元素插入到该位置中 -> 重复第二步

/**
	 * 假设有部分已经排序好了,现在只需拿未排序的数和已排序好的进行比较。
	 * 找到合适的地方进行插入。刚开始默认第一个数是已经排序好的,
	 * 第一次:所以就拿第二个数(下标为1)去和第一个数下标为0(1-1)的数比较
	 * @param arr
	 */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Sort(int[]arr){
		int temp=arr.length;
		for(int i=1;i=0&&arr[j-1]>arr[j];j--){//之所以要判断j-1>0;因为arr[j-1]
				swith(arr, j, j-1);
			}
		}
	}
	private static  void swith(int[]arr,int one,int other){
		int len=arr.length;
		if(one>=len||other>=len){
			System.out.println("下标越界,无法交换数据!!");
			return;
		}
		int temp=arr[one];
		arr[one]=arr[other];
		arr[other]=temp;
	}

好了。基础算法就记录到这里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基础排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