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休息?

ref:
知乎: 如何保持精力?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097892/answer/285895599?utm_source=com.evernote&utm_medium=social&utm_oi=638013007834255360

学习/工作1~2小时后,必须让自己停止,从高速运转的轨道上脱离,将全部注意力转移到恢复精力上去。《精力管理》 (冥想、背英语单词)


ref: https://mp.weixin.qq.com/s/j174sLtTGP1BR608cCiteQ

研究表明,大脑工作时,它最需要花费的两个资源是 意志力和注意力,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你意志力和注意力都在慢慢减退,这时候就需要用休息来恢复。

  • 我们平时工作累了,最常见的休息方式就是看电影、浏览网页、刷朋友圈……这算真的休息吗?
    答案是:不算,娱乐不是休息,更多的是消耗。

这些需要大脑思考,并且做出决策的动作,都会消耗你的意志力。

总之,一切消耗注意力和意志力的行为都不是休息。


六个休息的小技巧

  • 01 短而频繁的休息更好

大概是每隔 25 - 35 分钟休息一会,这个可以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大脑高效工作 25 分钟后,注意力就会慢慢下降,这也是番茄钟定为 25 分钟的一个考量。

  • 02 发呆

人在发呆的时候,大脑是空白(放空)状态的。

大脑什么也不做,才是在休息。

  • 03 轻度运动

轻度健身运动时脑子基本是放空的,一段时候之后大脑自然会有放松的感觉。

这个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弯弯腰,甩甩胳膊都行,但是注意不能太累。

  • 04 冥想

冥想也有很多其他叫法:内观、坐享、打坐。这并不是什么神秘的高深技术,而是训练大脑专注的练习。

设个闹钟,这样你就不用管时间了;
用鼻子深呼吸;
使用正常频率呼吸,把意识专注于体会自己的呼吸,体会你的肚子随着呼吸起起伏伏。
如果在此过程中你脑子里冒出别的想法,不用刻意回避,承认这个想法,然后把它放走。意识始终只想呼吸。
时间一到就可以“收功”。从每天1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 05 深呼吸

你只需要慢速呼吸至少 2 分钟,把呼吸次数调整到每分钟 5、6 次即可。

因为在呼吸减慢的同时,我们体内一个叫做心率变异度(Heart Rate Variation) 的体征会被提高。

  • 06 散步

一方面,散步活动了肢体,可以增加给大脑的供血量。更重要的作用则是散步给大脑提供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打扰” —— 你既可以不想工作上的事儿,也不用想别的大事儿,正好进入“放空”状态。

总结一下:

休息是为了恢复意志力和注意力

娱乐不是休息

最好的休息方式:放空大脑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