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升级小结

背景

最近业务mongo升级,因为需要调整业务代码和线下测试,工作持续了一个月才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 版本升级一定要在测试环境成功测试后再在production机器上进行版本升级。业务代码主要是Python,在升级之前,我们已更新到了合适版本的pymongo,并在线下做了测试。
  • 为了从2.4升级到3.0由于数据兼容性的问题,需要先从2.4升级到2.6,然后再从2.6升级到3.0。
  • mongo没有用yum安装,直接拷贝的mongo的bin文件,在机器上运行mongd启动。下载地址
  • mongo没有采用分片。

mongo2.4到2.6

这次升级在很久之前由开发人员自己完成。

升级的过程

  1. 升级从库
    主要操作:将2.4版本mongo的二进制文件替换成2.6的程序包里的bin目录里的二进制文件,然后重启。待mongo从recoer状态变为secondary状态后, 再升级下一个mongo 实例。可以在mongo shell中用rs.status()查看实例状态。

  2. 停掉主库

  3. 升级主库

升级的好处

  1. 建索引是一个容易引起长时间写锁的问题,MongoDB 在前台建索引时需要占用一个写锁(而且不会临时放弃),如果集合的数据量很大,建索引通常要花比较长时间,特别容易引起问题。MongoDB 提供了两种建索引的访问,一种是 background 方式,不需要长时间占用写锁,另一种是非 background 方式,需要长时间占用锁。使用 background 方式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mongo2.4在建索引的时候,即使指定了background;在从库重放时,依然会阻塞数据库的访问。这个问题在2.6中得到修复,这样在运行中mongo集群中新建索引,不用担心阻塞。对于我们这种小步快跑的业务,真是解决了一大痛点。

mongo2.6到3.0

这次升级由DBA操作,业务侧配合。此次升级,直接切换了新的数据库引擎。

升级的过程

  1. 升级离线从库
    2.6升级到3.0前需要验证现有的用户schema, 在3.0中MongoDB完全弃用了之前的用户授权验证模式,所以在升级3.0前需要把2.6的用户schema升级到兼容3.0的格式。
    停掉mongod,将2.6版本mongo的二进制文件替换成下载的3.0程序包里的bin目录里的二进制文件,然后重新启动mongod。

  2. 升级在线从库
    主要就是拷贝数据,重启一个mongo3.0的实例。

  3. 升级主库
    因为升级期间,在mongo选主时有短时间的只读。为了防止数据写失败,在升级前,我们重发了业务代码,所有写mongo操作的接口进入维护状态。
    DBA操作:停掉旧的主库,mongo集群会重新选主;然后直接把从库的文件拷贝到原主库机器,启动一个mongo3.0的实例;然后把实例加入到replica中,最后重新将主库归位。

升级的好处

  1. 因为切换了存储引擎,升级后节省了大量磁盘空间,这是最直观的收益。
  2. 在此之前,我们业务的mongo一直是自己运维。DBA更是嫌弃我们这边的mongo版本太老,不愿意接管。这次升级之后,基本可以交付给DBA托管,少操心很多了。

小结

  1. 术业有专攻,数据库运维还是交给DBA来做较好。
  2. 升3.0后,mongo机器的cpu负载会比升级之前高,在升级之前应加以评估,贸然升级把cpu打满可能出现意外。
  3. mongodb的副本集至少需要3台以上才能实现高可用,并且节点的个数最好是基数。我们实际采用的1主2在线从库2离线从库。
  4. 为了把对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数据库升级一般放在访问低估进行。我们此次升级是在凌晨3点进行的,熬夜伤身呐。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