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我向几个人推荐了这个测试: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测试
基于盖洛普优势识别器理论在线测试
量表版本:APESK重构版2.0
https://www.apesk.com/advantage-detecting/
这里补充几个我的看法:
用优势这个说法不完全准确,更确切说,是天赋才干。就是你底层驱动力或者说行为逻辑,只有结合具体的技能与知识后,才能有机会变成优势。后天努力在于,提高技能,或拓展知识。但最好的方法是,围绕你的天赋才干,去发展你的技能和拓展知识
看很多文章,似懂非懂,只是提高了知识储备,但可能并没有训练到任何技能。知识不产生价值。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很多知识只要能网络检索,只需要获知信息脉络即可。不需要直接掌握知识,而是要训练技能。
比如,我侧重于基于BD运营、市场推广营销角度,去逐个理解coinmarketcap前20的项目,其实是一种技能的训练。因为你在基于特定岗职能视角/思维,去训练它们。而不是获取知识本身。
写作是一个技能。对热点的敏感,对一次推广营销噱头的选择,也是技能。信息的整理,是技能。提出问题,是技能。解决问题,也是技能。表达还是技能,无论口头,还是书面。
人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错误的说法,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技能规划。规划:需要获取和提升哪些技能。
2、
我曾通过一直问的方式,来思考区块链行业对于自己的意义,并讲述了一个状态:
我常常想象自己手拿刀叉站在一头活牛面前想吃牛排。但我又是一个很擅长立即行动的人,所以再难啃的活牛,我也相信自己有办法吃到牛排。
果然我很快就“撞”到了这个办法。所谓“撞”是指它突然就冒出来了。
今天我从一个端点(种子)作为起点,展开了一棵思考的树。
思考的起点是:
我在区块链行业中,希望达到怎样的局面?有什么路径去实现它们?
我罗列了出来:
我希望看到的局面:
我用什么路径去实现?
当然,本次思考的答案并不一定完备,也不一定会定型。这里我只是展示自己的思考树,希望给你有一定的启发。基本脉络就是从一个起点开始,先展开到一定宽度,然后这层再选择1~3个重要的点竖向深入展开。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无非是: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每个人的答案都会不同,那取决于价值观和认知。
如果我们选择聚焦:
持续深度参与PRESSone项目,并生产价值
用“怎么办”加上“三的要素”来展开这个问题,它将变成:
如果我只能做3件事来保证我在PRESSone项目中发挥很大的价值,那是哪些事?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立即得到答案。但我们可以横向思考。譬如:
最重要的原则(本质)
我已经做到的那些事(遭遇的挑战)
在上述那个问题上,答案并没有充分显现。但经过上述展开和思考,此时已经可以基于此抛出一个子问题:
当前大环境处于什么阶段?PRS项目当前的整体目标与规划是什么?以运营/社群的角色定位,如何参与其中确保价值产出?
这是一个逐层定位的的逻辑,点线面体的逆向。我们试着写出自己的认识:
这里产生了一个拓展疑问,即:如何获取和拓展对于行业环境的理解?
而如果你确实关注一个项目,并有很强烈的意愿参与其中,解答第2个问题并不算特别困难:
关注PRS项目双周报,基本上就能得出上述部分答案。再通过PRS项目的论坛或者产品技术交流群,也能去询问和确认。接下来是基于自身定位或分工来拆解技能了。
再次强调,今天并不是我在给自己的思考树做一个简短快照,事实上我有更多思考展开,上面只是简单罗列的最初的3级展开。而且即便每个人会提出同样的问题,但每个人的答案却又是不同的。
无论你是不是PRS的社区建设者,也无论你是不是区块链爱好者,你其实都可以从上述案例中,用到“思考树”来帮助你“深入思考”、“系统思考”,或者说“建立框架”。
3、
今天的第1、2部分有没有关联呢?当然有,且大有关联。自己应该学习哪些技能,提升哪些技能,这个重要的选择和投入计划,就是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找到靠谱答案的。
我常看到很多人说是想要加入区块链行业,all in区块链,但可能并不太懂如何开始,如何选择,如何提升和发展。希望今天的文章对你有所启发。
嗯,本文会在一段时间后进一步优化。来让它更具可操作性。
主题日更已发布文章索引
持续日更1000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